随风和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细看得、花如剪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阴道回。

【注释】

“呈”,献给。

“昌甫”:即陈尧咨,字子安,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与苏轼、黄庭坚等游于颍州。

“崔巍”:高峻的样子。

“剪裁”:指裁剪花。

“茅檐出没”:指山间茅舍时隐时现,时现时没。

“水浮桥外”:指溪流上浮动着的桥梁。

“人自两峰来”:指从山中走来的人。

“吟到涧泉梅”:在山涧泉水旁吟诗。

【译文】

我随和的风吹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嵬。片片也佳哉。细看真如剪裁。

茅檐忽隐忽现,水浮桥外,人来人往,从山中走来的行人。我吟咏着山涧泉水边梅花。问何似山阴道回。

【赏析】

此首是作者在颍州与陈尧咨、秦观等人相游时写的一首小词,表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写风雨中的景色。风雨中的景物更加清冷。“更清冷,照崔嵬。”意思是风和雨都带着烟雾,使景色更加清冷,更显得崔嵬高峻。“片片亦佳哉。”意思是即使只是片片的花,也还是很好的啊!“亦佳哉”的意思是也是好的,“佳哉”的意思是好的意思,所以此处的“佳哉”就是“好”的意思。这一句是说即使是片片的花瓣,也是很漂亮的。“细看真如剪裁。”意思是仔细一看,真的好像剪刀裁剪出来的一样。“剪裁”的意思是像剪刀一样的裁剪。这里的意思是仔细一看,真的好像剪刀裁剪出来的一样,就像被修剪过的一样。这是写风和雨把山上的各种景物都裁剪得十分美丽动人。“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意思是山间的茅屋时而隐没,时而出现,流水漂浮在桥外,人们从山上走来。这三句是写山间的自然景物。

下阕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吟到涧泉梅。”意思是我在山涧泉水旁边吟咏着梅花。“问何似山阴道回。”意思是问我的吟咏和山中的路有什么相似呢?这是写词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因为山中的道路也是如此的美丽迷人。这里的“道”是动词,意思是走的意思,所以“道”在这里是动词的意思。“何似”,意思是什么像,怎么样像。“山阴道”,指的是浙江天台山的山路,以曲折险峻而著称。

这首词语言朴素平易、清新隽美、含蓄蕴藉、意韵悠长,是一首描写山水风景的优美词作,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