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絓台章冒典刑,圣仁无滥许原情。
尹京虽愧四方则,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无愠色,一廛归去愿为氓。
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

【译文】:

元丰己未年三院东阁所作,元丰五年夏天我任京都长官治理陈氏之狱。有人告发说我没有把案情推究得彻底,朝廷下令移大理寺处理而审理官却推究陈氏的姻亲干求于府政,纵容出重罪的人。事情下交给御史推考,己未年我自濠梁赴台讯问审讯,没有涉及干求之事,但大理寺反有傅致之状,虽然蒙辩正听命已久,不得出来,心中怏怏不乐。作诗十篇记一时之事,不是想传之于他人,只可向子侄辈显示一下仕宦之艰难。

名絓台章冒典刑,圣仁无滥许原情。

尹京虽愧四方则,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无愠色,一廛归去愿为氓。

君恩天地何由报,九死鸿毛比尚轻。

【注释】:

  1. 名絓台章冒典刑:因被牵连到台谏官员的章疏而被追究责任。絓,同“牵”。台,即御史台,指台谏官员,也指御史。
  2. 圣仁无滥许原情:皇帝圣明仁慈,不滥用刑法,准许被告者申诉,并给予从轻判决。许原情,允许被告申诉。
  3. 尹京虽愧四方则:即使我在朝廷任职,也感到惭愧于四方。尹京,指朝中官职,这里指朝廷,也指京城。
  4. 廷尉亦非天下平:廷尉,即大理寺,是古代主管司法的机构。廷尉亦非天下平,意思是说,即使我在大理寺任职,也不是天下太平。
  5. 三已自知无愠色:已经做了三次这样的事了,知道自己不会有恼怒的神色。
  6. 一廛归去愿为氓: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去,愿意做个平民百姓。廛,古代计量面积的小单位,一廛为一间屋。氓,普通老百姓。
  7. 君恩天地何由报:我的君恩如天地之广大,我如何报答得了?
  8. 九死鸿毛比尚轻:即使我死了九次,像大雁羽毛那样飘荡在天空,也比作为臣子的要轻松。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担任京都长官期间处理一桩冤案的经历。他由于受到牵连被指控为台谏官员章疏的责任人,尽管他多次申诉,最终仍被判处重刑。但他并未因此心生愤怒,而是选择回到自己小屋中过上普通生活,并表示自己的君恩如天地之广大,无法用任何物质来报答。全诗通过描述自己在处理这桩冤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情感变化,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待人生态度的淡泊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