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陂陀路转艰,陷轮推马苦难前。
风寒白日少飞鸟,地迥黄沙似涨川。
结草枝梢知里堠,放牛墟落见人烟。
从来天地分中外,今作通逵近百年。
注释:
沙陀路:指古代通往北方的一条道路。陂陀路转艰:陂陀,山坡不平貌。上得陂陀路,即登上了崎岖不平的道路。转艰:艰难曲折。陷轮推马苦难前:陷,陷入,陷入泥沼或困境;轮,车轮,这里代指马。马陷于险途,难以前进。
风寒白日少飞鸟,地迥黄沙似涨川:寒,寒冷,天气冷。白日少飞鸟,即白天少有飞鸟。地迥黄沙,地势高远。黄沙,黄色的沙子。似涨川,好像江河水位上涨了一样。
结草枝梢知里堠,放牛墟落见人烟:结草,用草编成的标志物,用作界标。枝梢,树枝和树叶的尖端。里堠,边界上的土岗。放牛墟落,放牧的地方,村庄。
从来天地分中外,今作通逵近百年:天地,这里指国家和朝廷。中,中原地区,这里指唐朝国都长安。外,边疆地区,这里指沙陀地区。分内外,分治,治理。通逵,四通八达的道路。近百年,近百年的历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登临险道时,不禁感慨万千,对唐末以来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混乱局面表示愤慨和不满。这首诗通过描绘唐代与沙陀族交界地区的险恶地形,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