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
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
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从兹变燠旸。
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着注解、提示反复琢磨,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而不是随意摘取。

“中京纪事”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描写边关苦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恩信不深,天意变化无常的忧虑之情。

“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边关本来就是寒冷的地方,更何况现在正值冬天严寒的季节,进入了敌国。“边关本是苦寒地”,交代了地点和环境特点;“况复严冬入虏乡”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环境的恶劣,突出了作者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生活的同情。

“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意思是说,一条带状的土河还未结冰,经过几朝晴朗天气,仍然凝聚着一层薄霜。“一带土河犹未冻”写出了时间之久和天气之冷;“数朝晴日但凝霜”写出了天气之冷。

“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从兹变燠旸”意思是说,朝廷的心意本来已经推恩信义,但是上天的旨意却改变了气候,变得炎热。“推恩信”即“施恩信义”,这是对朝廷的一种褒扬。而“天意从兹变燠旸”则是对朝廷的批评,认为上天的旨意已经改变了,变得炎热。

“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意思是说,最使人感到庆幸的是,人们穿轻裘的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最是使人知幸处”即“最使人感到庆幸的是”,这是对朝廷的赞扬。“轻裘不觉在殊方”是说穿着轻裘的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这是对朝廷的讽刺。

这首诗的大意是:边关本来就是寒冷的地方,更何况现在正值冬天严寒的季节,进入了敌国。一条带状的土河还未结冰,经过几朝晴朗天气,仍然凝聚着一层薄霜。朝廷的心意本来已经推恩信义,但是上天的旨意却改变了气候,变得炎热。最使人感到庆幸的是,人们穿轻裘的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

【答案】

“边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虏乡。”边关本来就是寒冷的地方,更何况现在正值冬天严寒的季节,进入了敌国。

“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一条带状的土河还未结冰,经过几朝晴朗天气,仍然凝聚着一层薄霜。

“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从兹变燠旸。”朝廷的心意本来已经推恩信义,但是上天的旨意却改变了气候,变得炎热。

“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最使人感到庆幸的是,人们穿轻裘的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

译文:

边关本就寒冷难耐,何况又是严冬季节进入敌国。一条带状的土河还未结冰,经过几朝晴朗天气,仍然凝聚着一层薄霜。朝廷的心意本来已经推恩信义,但是上天的旨意却改变了气候,变得炎热。最使人感到庆幸的是,人们穿轻裘的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四句点出地点及时间特征:边关本已苦寒,又逢严冬严寒季节。后八句则描绘出边关的环境状况:“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接着又由边关写到朝廷,指出朝廷本应推行恩信政策,但天意却改变了它,使之变得炎热。最后两句则由朝廷写到百姓,指出他们穿轻裘衣服不觉得寒冷,还在远方。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以议论为主。前两句写边关本是苦寒之地,况复严冬人侵。这一句既是对边地地理环境的描述,又是对边塞将士生活的概括。后四句则进一步渲染边塞苦寒的环境,同时暗示出朝廷的不仁与无道。“天意从兹变燠旸”,是对朝廷的讽刺;而“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则是对朝廷的嘲讽。此诗语言朴实平易,但感情深沉曲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