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

诗句原文: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译文:
你不要再写那些深沉的忧愁和愤怒了,让我来与你分享一下。在繁华的长安街路上,突然之间出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陶渊明那样的生活了,但我仍然希望能通过你得到一些启示,用素净的墙壁描绘出《归园田居》的景象。夕阳透过窗户的缝隙,落下了一片片金黄的余晖,而那一缕缕的阳光就像无数飘动的尘埃一样。

我决定放弃仕途,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要像诗人左手持蟹、右手持杯那样享受生活。我要在自己的山林里种植云树,山下种满烟草。我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对每一件事都充满期待和喜爱。这个世界充满了诱惑和争斗,但我也要学会在其中找到平衡点。刘郎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困境,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他的家乡,重新开始了他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淳熙九年(公元1181年)罢居带湖时创作的。当时他的朋友李子永官溧水县令,分局信州,得以与辛稼轩交游。这首词通过对李子永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词的上片“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借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污浊的厌倦和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长安街头的繁忙景象和自己心中的孤独感受。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我愧渊明久矣”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陶渊明以其超脱世俗的态度和隐居田园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后世文人的精神楷模。

整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鲜明,通过对李子永的描写和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不仅是一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