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宰辅领州而中使以事经繇,必传宣抚问。宣和间,先公守南都,地当东南水陆之冲,使传络绎不绝,一岁中抚问者至十数。故尝有《谢表》曰:「天阙梦回,必有感恩之泪;日边人至,常闻念旧之言。」后因生日,府掾张矩臣献诗曰:「几回天阙梦,十走日边人。」盖用表语也。矩臣退傅家,好学,喜为诗。先公为相时,欲稍荐用之,已卒矣。
旧制:凡掌外制必试而后命,非有盛名如杨文公、欧阳文忠、苏端明未尝辄免,故世尤以不试为重。然故事:苟尝兼摄,虽仅草一制亦复免试。渡江后,从班多不备官,故外制多兼摄者,及后为真,皆循例得免。近岁有偶未兼摄而径除者,又特降旨免试焉。
国朝宰相执政既罢政事,虽居藩府,恩典皆杀。政和中,始置宣和殿大学士,以蔡攸为之,俸赐礼秩悉视见任二府。其后踵之者其弟修、其子行,而孟昌龄、王革、高伸亦继为之,然皆领宫观使或开封府殿中省职事,未尝居外。及革出镇大名,仍旧职以行,而恩典悉如在京师。其后蔡靖以资政殿学士知燕山府,久之亦进是职,再任恩数加之,虽前宰相亦莫及矣。
却扫编·卷中
宋代政治变革与百官议事制度简史
- 前言
- 却扫编·卷中历史背景及其编纂目的
- 北宋时期政治改革概况
- 百官议事制度在宋朝发展情况分析
- 官职设置和职责划分
- 宋朝官职体系概览
- 百官职责划分与相互协作机制
- 决策过程中各部门角色与贡献
- 政治变革中的决策流程
- 熙宁新政背景下的官员会议
- 贡举北郊议题决策过程描述
- 多异同导致的政治变革讨论
- 决策影响及后果评估
- 决策实施对当时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 改革措施执行中的困难与挑战
- 长期效果评价与历史意义探讨
- 总结与反思
- 却扫编·卷中历史价值再评估
- 从历史角度看北宋政治变革得失
- 为后世提供治理启示
- 附录
- 相关文献资料汇编
- 历史事件年表
- 相关人物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