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虬夭矫拿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诗句释义:
- “真珠帘 · 栽竹” - 这是诗的标题,也暗示了诗歌的内容。真珠帘,意指用珍珠制成的帘子,象征着华丽与高贵;栽竹,则可能意味着对竹子的喜爱或种植竹林的愿望。整体上,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富丽堂皇的场景,或是在描绘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
- “翠虬夭矫拿苍玉” - 形容竹子挺拔有力,如同翠绿色的虬龙,抓住苍翠的玉石。这里的“虬”是指蛇形,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
-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 表示某人如一阵风般突然来到了我的住处(庐),位于溪湾山麓的地方。这里的“来”可能意味着突然造访,也可能是指某种自然现象如风雨等。
-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 表示在不经意之间遇到了某人,并主动提出要留下来过夜。这里的“解”可能意味着放下、接受等意思。
- “北池之畔西墙曲” - 指的是在北池旁边的西墙处。这里的“之”可能是指地点,而“畔”是旁边的意思。
- “与主人、呼青吸绿” - 与主人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如呼出清新的气息、吸入绿色的空气。这里的“呼”和“吸”可能是指呼吸的动作。
-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 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没有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的遗憾。这里的“恨”可能是指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 描述了遇到飞雪时的情景,以及听到风吹的声音,感受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这里的“摵摵”是一种形容风声的词。
-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 表示在看到霜降时,还有秋天的菊花。这里的“露”可能是指露水的意思,而“又”可能表示还有其他的事物或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和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