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
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馀吐拭龙巾。
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
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从艺术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具体分析。

(1)“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李白自称太白金星是他的祖先,其诗飘逸豪放的气势直冲云霄。“太白”是诗人的字,“乃我祖”,表明了李白的家世渊源;“逸气薄青云”,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不羁。

(2)“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开元盛世时,天下太平,政治清明,国家繁荣,因此诗人才有机会来到长安,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开元”指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这是全诗的关键信息。“聊复”意为姑且,“乘兴”指兴致所致,“一来宾”即到京城来游赏一番。

(3)“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馀吐拭龙巾。”皇帝呼唤他时他才醉眼惺忪,用手巾沾点泉水洗去脸上的酒气,又恢复了清醒。这几句描绘了李白在宫廷中饮酒作诗的情景。“天子”、“呼来”、“醉”、“清泉”、“微醒”等词语写出了李白饮酒作诗的狂态和潇洒自如。

(4) “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写李白的诗作文辞华丽,感情奔放,令人陶醉。“词翰”指诗文书画,“不加点”意谓不加修饰,“歌阕”指歌唱完毕,“满宫春”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5)“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写李白的文笔如同狂风暴雨,文章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充满清新之气。“大儿中令”指的是李白的儿子宗武,“神契”是指彼此心灵相通。“坐忘”是道家的一种修养方法。“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意思是李白不认识高力士尊贵的身份,竟在大醉之中用手指玷污了他的脚,而还敢发怒责骂他。

(6)“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千年以来,李白已经仙逝,他的图画耸立天地间,令人赞叹不已。“千载”指一千年的时间,“图象耸风神”的意思是他的画像耸立于天地之间。

【答案】

译文:

太白乃我的祖先,诗的气魄直冲云霄。

开元时期国运昌盛,我有幸到京师游览。

皇帝召我来饮美酒,我酒醉后仍挥毫泼墨。

我的诗篇无需加润色,歌声美妙如春天。

笔法如狂风暴雨,文章如锦绣瑰丽,风格清新自然。

儿子宗武才华横溢,心灵与父亲相合如一体。

不知高力士尊贵身份,醉酒中竟用指头玷污他,他还恼怒责问。

千年之后他已经成仙,画像矗立天地间,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

这首诗写李白到京城时的情景。首句就点明“太白”二字,说明李白就是作者的姓,同时表明自己的家世渊源。接着以“开元”两字概括出当时的政治局面,突出一个“好”字,表现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向往之情,也暗含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次句直接写李白到京师的原因。“聊复乘兴一来宾”一句,既表明诗人因“好”而来访京华,又表明诗人的来意是为了游览观光。“乘兴”二字,表明诗人心情之舒畅,兴致之高昂。

三、四句写李白在宫廷中饮酒作诗的情景。李白的诗句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其酒量之大,令人惊叹不已。五、六两句写李白的诗文之美,如春风拂面,令人陶醉。“词翰”指的是诗文书画,这里指李白的诗词;“不加点”是说不做任何修饰;“歌阕”是歌唱完了的意思。七、八句写李白的酒量之大,令人惊讶不已。九、十句写高力士虽尊贵身份,但并不影响李白的豪情壮志。“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意思是李白不认识高力士的尊贵身份,竟在大醉之中用手指玷污了他的脚,而还敢发怒责骂他。十一、十二句写李白的诗作文辞华丽,感情奔放,令人陶醉。十四句写李白的儿子宗武才华横溢,心灵与父亲相合如一体。十五、十六两句写不知高力士尊贵身份,醉酒中竟用指头玷污他,他还恼怒责问。十七、十八句写千年之后他已经成仙,画像矗立天地间,令人赞叹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