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欲谢,更几日、薰风吹雨。
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
灌口擒龙,离堆平水,休问功超前古。
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
新府。
祠庭占得,山川佳处。
看晓汲双泉,晚除百病,奔走千门万户。
岁岁生朝,勤勤称颂,可但民无灾苦。
□愿得、地久天长,佐绍兴□□□。

【译文】

炎炎的太阳将要谢幕,再经几日,薰风微雨洒满大地。大家都说这是天公降福,也称赞二郎神的功劳。他擒住了灌口的水龙,平定了离堆的水患,我们不必去计较他的功过如何超越前人。他正是中兴的功臣,保护我们的边疆,使我们四方平安无事。新府。

祠庙庭院占据了山川秀丽的地方,清晨汲水双泉,傍晚除去百病,奔走于千家万户之中,年复一年地庆祝生朝,勤勤恳恳地称颂,可只是百姓没有灾祸。只愿能够长久地拥有这片土地,与绍兴相依相守,直到永远!

【赏析】

此诗为庆贺清源生辰之作。清源,即二郎神杨戬,民间信仰中他是捉妖除邪的神,在民间有较高的地位。这首诗是诗人对二郎神的歌颂和赞美。

首句“炎光欲谢”,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更几日”表明时间过得很快;“薰风吹雨”则描绘出天气的变化,同时烘托出生日庆典的喜庆气氛。

颔联“共说是天公,亦嘉神贶,特作澄清海宇”是对二郎神功绩的赞颂。诗人指出,二郎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是因为他有超凡的本领,能够制服水患,使天下太平。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二郎神描绘成一个具有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

颈联“灌口擒龙,离堆平水”则是具体描述了二郎神的功绩。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历史典故的描述,展现了二郎神高超的本领和英勇的形象。同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二郎神的敬仰之情。

尾联“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则是对二郎神的保护作用的进一步强调。诗人指出,二郎神不仅能够驱除邪恶,还能够保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使四方都能够得到安宁。

最后两句“□愿得、地久天长,佐绍兴□□□”则是对二郎神的祝愿。诗人希望二郎神能够永远保佑国家和人民,与绍兴共同繁荣昌盛。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它通过赞扬二郎神的功绩和才能,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