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手法和语言特色。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秋风萧瑟,天气渐凉。重阳佳节又来临了。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眼明如初,遥想陶渊明当年在南山种豆采菊的生活。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以前曾在幕府见过这样的客人,颇有见识。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驾车不停留,说要去公家的田里收稻子。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一旦离去,又有谁会理解他呢?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寄奴(刘裕)与众不同的礼节,其旨意来自北方。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如今王导是江南的一代名臣,他的功劳最大。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因此是何平叔(何劭),他的举止值得惋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我饮酒却惭愧,希望借酒洗心肠。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你殷勤地送来食物,还是担心我不能及时赶来。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我在路上等候着你的马车,已经非常匆忙。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我头戴葛巾,赤着双脚,颓然走向树林里的家。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这个老人本来很坦荡,哪里会苦苦违背自己的心意呢?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虽然可以算计,但终究是不能轻易屈服的。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华丽的车子又有什么羡慕的呢,我已经自己驾车回到了简陋的茅屋。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一辈子都在写《甲子编年》,经常把道义体现在行动上。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如果让这磷与那黑缁一样,怎么还称得上是玉般洁白呢?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篱边的菊花开得正是灿烂,正是采摘的时候。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我正手持空杯,千载以来的高洁风范激励着我。

【赏析】

此诗前半部分主要写诗人重阳节时的情景和心情,后半则主要写诗人的归隐情怀。全诗情感真挚,笔触细腻,描绘了作者重阳时节的种种感受和内心活动,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

首联“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点出了时间。秋风吹拂而至,重阳节这天到来。秋天,天凉气爽,万物成熟收获。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

颔联“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写诗人眼明心亮,遥思陶渊明在南山种豆采菊的生活。

颈联“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二句,写诗人在幕府时见过这样的客人,颇有见识。建威幕府指谢鲲在西晋太康年间任扬州刺史时的治所建威城。谢鲲是东晋名士,有才学,好清谈,为桓温所器重。司马昱曾问他为什么没有儿子继承爵位,谢鲲回答说:“有五男,令皆佳选拔。”后来果然都做了大官。陶渊明《咏怀》之一云:“昔闻长者言,有眷欲来顾。握兰欣欲往,畏君万机忙。”就是陶渊明听到别人称赞谢鲲的话,就想去拜访谢鲲,并说:“愿君常临我舍下”。这里用典,说自己曾经看到过陶渊明这样的一位贤人。

尾联“驱车不停留,驾言公田秫”,“一朝又弃去”,写他驾车离去,又弃官而去,这些年来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诗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中间四句“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王江州,建国功第一”,“何珉孙,举动良足惜”,“饮愧望柴桑”,写诗人在王导手下做参谋,以及他对何平叔(何劭)的批评和讽刺。

结尾“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此翁本坦斗,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诗人通过对比陶渊明和何平叔的不同人生态度,表达自己坚持操守、不为世俗所累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