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子,梦里分明被人使。
连宵合药到天光,起来何处有白芷。
【注释】
- 半夜子:半夜时分。子,古代对时间的一种划分法,一夜分为五更。
- 梦里:梦中。分明:清楚,明确。
- 被人使:被什么人驱使。
- 连宵合药到天光:连夜熬制药液直到天亮。
- 起来何处有白芷:起床后去哪里才能找到白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半夜里突然醒来,发现药已经熬好,但是却没有找到白芷的无奈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半夜子,梦里分明被人使。
连宵合药到天光,起来何处有白芷。
【注释】
``` 颂古五首 其四 人生在世,因缘相聚。 北地人南迁,禅法传四方。 道吾打鼓声声响,华亭撑船水波旁。 生活琐碎中寻乐,岁月静好即天堂。 译文: 人生在世,因缘相聚。 北方人南迁,禅宗法门传播四方。 道吾敲击鼓声声响,华亭撑船水波旁。 生活中寻找乐趣,岁月静好就是天堂。 注释: 1. 人生在世,因缘相聚:这里的“因缘”指的是一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
【注释】 尔图我真:你赞美我。又求我赞:我又赞美你。我真我赞:你自己也赞美自己。两重公案:这是两个公案,一是你赞美我,另一是我自己也赞美自己。家丑不外扬:家里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公开说。己德不自谈:自己的品德不能自己夸耀。寄之数,六九五十三:我把这件事记下来,六十天是一周期,五十九天为一周期,加起来是五十三天。 【赏析】 这首诗以“自赞”的形式,通过写诗人自我欣赏的诗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自赞其三:“我已是妄,尔更妄写。妄我妄写,两重虚假。” - “自赞”意味着自我赞美或自我评价。 - “其三”指的是这首诗的第三部分。 - “我已是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怀疑或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可能过于自负。 - “尔更妄写”则是对对方的批评,认为对方也像自己一样有过度的自信。 - “两重虚假”强调了这种自信的双重性——既有对自己的盲目自大,也有对他人的不必要质疑或批评。
译文 腊月的今天,天上落下了雪花。 群山在夜色中显得高低不平一片洁白,绿竹和青松难以辨识。 这一定是因为明年的蚕麦将丰收,张公和李公都非常高兴。 他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左顾右盼,忍不住要歌唱大笑。 他们吹奏着云箫,缭绕着乱吹,仿佛隐约听到了杨柳的枝头。 不知不觉间,他们的双手也随着节奏起舞旋转,双脚也踏出了节拍,左一步、右一步。 注释 1. 偈二首:这是一首诗的标题。 2. 今朝腊月十
【注释】 ①颂古:唐时,宫廷中盛行写诗歌颂古人。这里指咏物诗。 ②我手佛手:以我手比喻“佛手”,即佛手柑。佛手形如人手,故称。 ③痴人夜走:形容对月欣赏的痴迷程度。 【赏析】 此诗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年-860年)诗人李商隐所做。当时诗人在长安任太学助教,与郑亚、路孝本等人交好。这首诗是应郑亚之邀,在郑家宴饮时所作。 首二句点明题意,说“我”手有佛手柑,十八九枚;云散月明
【释义】 好笑那达多,他入捺落十小劫波。 然而得到三禅妙乐,吹布毛须还鸟窠。 【注释】 ①达多:佛名,即阿罗诃达摩多。②捺落: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小劫”。③三禅:佛教语汇,指三种修习禅定的方法:初禅、二禅、三禅。④布毛:指佛的袈裟和法器。⑤鸟窠:鸟巢。⑥妙乐:极妙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可笑那些迷恋世俗的人,他们虽然能入三禅之境,却仍然不能摆脱俗尘
五九四十五,圣人作而万物睹。 秦时𨍏轹钻头尖,汉祖殿前攀哙怒。 【注释】: 1. “五九”指农历的九月,“四十五”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日子或节气。 2. “圣人”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有智慧、有远见的人或领袖。 3. “作”在这里可能是创造、建立的意思。 4. “万物”指的是世间所有的事物或生灵。 5. “睹”是看到的意思,表示被理解或被感知。 6. “𨍏轹”是一种古老的木工工具,用来加工木材。
【注释】 1. 自赞:自我赞美。 2. 云居罗汉:指佛教中的云居山,是禅宗六祖惠能的道场,故称云居罗汉。 3. 无主饿鬼:指没有主人、无所依托的饿鬼。 4. 毁之不嗔:诋毁我也不会生气。 5. 东鲁西秦:指山东的鲁(今属山东)和陕西的秦(今属陕西)。这里泛指四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超脱世俗纷扰的态度。首句“我若自赞”,意味着无论赞扬还是贬低
【注释】 颂古:古代对名僧的赞辞。台山,指五台山。赵州:即赵州从谂(907—981),俗姓冯,五代后唐时人,是禅宗五家之一的赵州门下的法嗣,为曹洞宗的始祖。验正:指赵州和尚。昂头掉臂:意谓昂首阔步地行走。闲闲:安然自得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五台山的险峻和赵州和尚的自在、从容的神态,表现了作者对禅理的理解。 “行路难,行路难,最难难是过台山。”开篇三句直叙五台山之难,言其山高路险,非同小可
诗句:我脚驴脚,放过一著。 译文:我就像一只驴子一样,被放纵了一次。 注释:驴:比喻人的轻浮或放荡行为。 赏析: 释怀深是宋代诗僧,以其淳真朴实的诗歌风格闻名于世。他的《颂古五首·其三》以简洁的语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其中“我脚驴脚,放过一著”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诱惑时的一种放任态度。 “驴脚”在这里并非字面意思,而是借指那些轻浮、放荡的行为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二时 送蒲衣子入山 - 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十二时”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时间或时节。 - 赏析:诗歌以时间为背景,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2. 送君归,乱山归去,婚嫁参差都了。 - 注释:诗人为友人送行,祝愿他能够顺利地完成婚姻大事。 - 赏析
【注】十二时:指十二生肖时辰。云母灯:一种以云母为材料的灯具,光彩柔和。 是何人、碧山深处,潜入仙厨私窃。 把石粉、云英堆积。 剪剪层层叠叠。 面面装成,棱棱做就,细染红笺贴。 正夜静、改席西园,紫凤吐珠,曾否铜盘吹灭。 闲更思、梨花院落,定自十分清绝。 宿鸟窥来,飞蛾拂去,不道成冰雪。 谩认他是灯,分明一片冷月。 也只消、抛残小扇,玉面当前终怯。 怎得携归,江南乐事,闹向元宵节。 看翠眉几许
这首诗的翻译是:“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只是每天重复一样的日子。半夜时,我感到非常疲惫,像是死了一般。被虱子咬得无法动弹,只能动脚指头。早上五点,鸡鸣声中我不得不起床煮粥吃鱼。忙里偷闲,整理一下裙摆和袜子。早上七点,太阳刚刚升起,我突然感到一阵困意。两眉之间,仿佛重达千斤。太阳升起八点,我开始忙碌起来。眼睛盯着经书,嘴里念叨着。时间一到九点,我必须开始吃饭了。肚子饿了,只好亏待自己的嘴唇
【译文】 在遂昌道中,望着茫茫千山万壑,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轻装行走。满身沾湿了蛮烟瘴雨,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村店中的茅檐下,朦胧的月光,照出我归家的影子。又听见无赖的村鸡,清晨未晓就唤醒我,让我回到孤旅的草床。天渐渐放明,朝食刚罢,又要踏上羊肠小道。行李半肩,书剑萧条,都被露水染红。经过岭上回来,感到疲倦,只好在亭子里稍作停留。怪竹筐里带来的焦饭,簌簌落下万千沙土。手捧清泉,坐在林下,辨不清甘苦
【译文】 麦秋时阴雨连绵,天气使人感到郁闷。 看那落花满地,长日里只能倚着栏杆。 往事已成陈迹,新愁如乱麻般缠绕,不知从何说起。 想起当年巧计脱险,青鸟传书,方得自由。 近来生活如戏,一天欢乐,一夜醉酒。 多少闲愁意绪,都随风而去。 等阑珊人已疲倦,女子依偎在男子身旁。 恨而今身如浮萍,与爱人咫尺天涯。 前月街头偶遇,又见到纷纷飘散的情人。 叹芳时如此短暂,匆匆而过,令人怅然若失。 【赏析】
【注释】 十二时:十二时辰。湘湄:指湖南湘江,作者的故乡。疏窗四面,秋霖一阵,愁人两个:形容雨夜的凄凉景象,使人倍感愁苦。疏窗,稀疏的窗户。两句的意思是:雨夜的窗户稀疏地排列着,秋雨连绵不断地飘洒下来。 天涯:天边。已肠断:已让人伤心至极。况离情无那:更何况离别之情难以承受。 桐叶初肥蕉叶大:用桐叶和蕉叶比喻人的容颜变化。梧桐叶开始变得丰满肥大,而香蕉叶子也变得宽大肥大。 说凄凉
【注释】 湘湄:湘江边。周校书画桐屋夜寒扇面:指周敦颐的书房在梧桐树下,夜晚寒冷,他用扇子扇凉。同赋一词:一起作诗。十二时:十二点时分。秋宵:秋季的夜晚。秋衾(qīn)魂梦:秋夜的被褥和梦中的景象。秋娘庭院:秋天的庭院。旁人那知得:别人怎么知道呢?说秋风团扇:像秋娘一样美丽的女子,用一把团扇比喻自己。流水小桥清且浅:小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的景色十分宁静。比银河、算来还远:与银河相比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十二时 观猎 尽生平、骨偏腾上,那识世间刘表。 嗟落魄、古长安道。 市上荆高又少。 见说城南,群公会猎,抚掌轰然笑。 有十队、细马轻裘,硬箭强弓,围簇盘雕绣袄。 往观乎、且为豪耳,莫以粗材相诮。 斛律诸人,敖曹若辈,马上诗偏妙。 倏𩩉鸣饿鸱,拂林迅落飞鸟。 坐平冈、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热洛河斟,婆罗门舞,浑不似弹边调。 只李陵安在,碑前野乌群噪。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附上注释和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十二时 偶忆 绵蒙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 更独客、冷清清地。 拼只向、红篝倚。 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 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 更当初、戟门嬉戏。 一部烟花轶记。 帘畔分钗,屏间惜曲,无限恹恹意。 便海棠月上,夜深谁放花睡。 奈几年、飘零羁旅,已隔千山万水。 昨岁铜街,记曾一见
【注释】 六花:指雪花。堆:堆积。黄茅屋:茅草盖的小屋。 玉树:比喻梅花。琼枝:比喻柳枝。 戴安道:东汉时人。 蹇(jiǎn)背:形容驼背,此处形容船夫。冲寒:在寒冷中航行。 冰雪年年饱:形容雪水每年都能流到船上。 傥相过:倘若相逢。不厌狂奴:不怕狂野的人。狂奴,指狂放的人。 一试去来泥爪:飞鸿,即大雁。泥爪,泥泞中的脚爪,比喻行踪不定,难以捉摸。 算百岁:算作百年寿命。百岁,泛指很长的时间
【注释】 人定:子时。亥,十二地支之一。老鼠此时正无碍,意思是说老鼠这个时候最安静,不会受到惊吓。 忽然灯灭寝堂前,床前咬我靸鞋袋:忽然之间灯灭了,我在寝室的床上,老鼠在咬我的鞋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老鼠的诗。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老鼠比作人类,写其习性和行为。诗中“人定亥”,即子时,是老鼠最安静的时刻;“忽然灯灭寝堂前”,形象地描绘了老鼠在黑暗中行动的情景
【注释】 ①戌:古代时辰名,一昼夜分为十二时;黄昏时为戌时。②鸣钟:报时。③宿:过夜。④游蜂:春末夏初,蜜蜂开始采集花蜜,并筑巢在树上。此指暮春时节。⑤罢采蜜:停采蜜了。 【赏析】 《十二时颂》,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组诗,每首诗描写一个特定时间的景象和活动,共十二首,依次为:寅(晨)、卯(午前)、辰巳(申、酉前),巳未(申、酉后),午未(申、酉后),申酉(戌、亥前),戌亥(戌、亥后),子丑(子
【注释】 日入酉:傍晚。 净室:清静的地方。 焚香孤坐久:在室内烧香,独自坐着很长时间。 忽然月上满东窗,照我床头瑞香斗:《古诗十九首》有“夜中不能寐,独宿在闲堂”句,《古诗十九首》又有“晓灯续复明,车马相追逐”句,此处用其意。“月上”即指月亮升高。 照:照耀;辉映。 瑞香:指麝香。 斗:古代一种盛放液体的器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夜清斋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月光下独自清斋焚香、读书的情景和感受
【注释】 偈十二首 其一: 1. 寒来暑往古今同,万别十差不碍空。 白话释义:寒来暑往、古今相同,万物各有千差万别却都不妨碍空性。 2. 昨夜铁牛头角露,满庭松柏撼秋风。 白话释义:昨夜铁牛头上的角露了出来,满院子的松树枝条在秋风中颤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诗中的“寒来暑往”、“万别十差”等词语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化
注释:这是一组对秋日景色的描绘。 白话译文: 八月、九月的天空,白露、寒露时节。 屋外的山野,秋风中落叶纷飞。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宁静的自然之中。首句“八月九月天”,点明了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天气转凉,为接下来的描述做了铺垫。 次句“白露寒露节”,则更具体地描绘了此时节的特征。白露和寒露都是秋天的重要节气,分别代表着秋分前后的天气变化
注释: 夜雨停歇后,天空中厚重的云层渐渐散去。天刚破晓,鸿雁鸣叫,声音显得深沉而悠远。 祖师的心思,我真是难以领会,他的种种用心,我竟然全都看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一位隐士的赞美之作。首句写景,以夜雨收拢了浓密的乌云,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写人,以清晨传来的鸿雁叫声,表达了对这位隐士深深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通过“头头都漏泄”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