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一分析每一联的意思,再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指出其情感主旨。
这首诗写于作者由洛阳去孟津道中途中,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及对英雄人物功业与命运的思考。
首联:“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诗人以今古为经线,以北邙山为纬线,从时间的纵深度和空间的广度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描绘出了一幅历史的画卷:“今古”指的是今天和古代;“北邙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北;“英雄”指那些有才能的人;“路”是指道路。诗人通过这样的铺叙,将时间拉长,空间扩展,使历史画面显得更为广阔深远、气势雄浑,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功业与命运的思考。
颔联:“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长恨”即无穷无尽的遗憾,“水长东”是说流水向东流去了,而人却不能像流水一样一往直前、无拘无束。“幽怀”是指内心深处的愁绪;“归鸿”指的是大雁。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借景抒怀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
颈联:“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拥有盖世的功名又如何呢?以前因误会埋怨上天又有何用?只有唱出心中的豪情壮志,喝下千杯美酒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为;只要男儿行处就是天下,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贫富贵贱。
尾联:“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理想、建功立业,而不是过分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答案】
示例一
①今古(现在和古代)/北邙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北);黄尘(尘土)/英雄(有才能的人)②人生长恨(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水长东(流逝的时间)③幽怀(深沉的思绪)/归鸿(归飞的大雁)④盖世/功名(最高的名位和事业)/天公/错怨(错误埋怨)/浩歌(放声歌唱)/酒千钟(千杯酒)。⑤男儿/行处(到处)/是/穷通(贫穷和通达)⑥浩歌/一曲(高歌一曲)/酒千钟(千杯酒)。⑦未要/论穷通(不必谈论穷困或通达)。
译文:
从今天的洛阳到孟津路上,一路所见都是黄尘遮天蔽日,英雄早已消失殆尽。人生长恨绵绵无尽,就像江水总是向东流。我独自感叹世事无常,无人可以倾诉衷肠。遥望天空中的归鸿,心中无限惆怅。即使是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最终也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唯有豪放高歌,饮千杯酒,才能暂时忘却内心的痛苦。真正的男儿应该胸怀壮志,哪里需要担心穷与通的问题?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由洛阳去孟津途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既有宏大的历史感,又有深邃的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