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风仙,心开悟。
人我心无,无爱无憎妒。
一切女男同父母。
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
好清闲,喜歌舞。
昼乞残馀,夜宿悲田所。
上下中丹常密护。
九转功成,蓬岛通云路。
【注】遇风仙:指修行得道。
无爱无憎妒:即“无爱憎”。
三教门人:佛教、道教、儒家。
清闲:清净安闲。
悲田所:施舍给贫困者救济的地方,又称福田。
上下中丹:指道家的炼丹术。
九转功成:道家修炼成功的标志,即金丹大成。
蓬岛通云路:指成仙升天之路。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修行成果与人生哲学的抒情诗。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 遇风仙,心开悟。(遇到仙人,心境开悟)
- 人我心无,无爱无憎妒。(人我之心,没有爱恨嫉妒)
- 一切女男同父母。(男女都是父母的子女)
- 三教门人,尽是予师父。(三个学派的门徒,都是我的师父)
- 好清闲,喜歌舞。(喜欢清闲的生活,喜欢唱歌跳舞)
- 昼乞残馀,夜宿悲田所。(白天乞讨剩余的食物,夜晚住在救济贫苦者的场所——悲田所)
- 上下中丹常密护。(上中下丹田经常得到保护)
- 九转功成,蓬岛通云路。(九次炼丹成功,可以通往仙境的路就畅通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道者在尘世中寻求解脱,最终达到心灵平和与智慧的境界。诗中的“遇风仙”和“心开悟”暗示了作者通过修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他表达了对人我之间爱憎情仇的超然态度,认为所有的人类都是来自同一个源头,因此没有爱恨之分。同时,他也表明了自己作为三教(佛教、道教、儒家)门人的谦逊态度,以及他对清闲生活的喜爱。
诗歌最后部分展现了作者对于修行成功的感悟,他认为通过不断的修炼,最终能够达到与天地同寿、与云路相通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对于整个宇宙的深刻理解和体验。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气息,通过对自然和修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