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露冷,又报重阳候。过雨群山倍明秀。正披岩、红叶接径黄花,堆锦绣,袅袅清香依旧。凝神望久。
思入无何有。回首溪边听长溜。念人生如梦,世事无涯,空汨没、争似吾家拂袖。据盘石、容膝坐忘机,看天末飘飘,断云归岫。

【注释】

1.重阳:指农历的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之一。

2.报:告知。

3.群山:多山的地区。

4.倍明秀:比往常更显得明亮秀丽。

5.披岩:攀爬岩石。

6.红叶接径黄花:指秋色浓艳,遍地都是落叶和鲜花。

7.堆锦绣:像锦绣一样美丽。

8.袅袅清香:形容香气飘荡的样子。

9.思入无何有(wúhéyǒu):即“思人无何有”,意谓思考问题时,不陷入世俗的利害得失之中。

10.长溜:指溪水流淌的声音。

11.汨没:沉没、消失。

12.吾家拂袖:意谓辞官归隐,拂袖而去。

13.据盘石:指安卧在岩石上。

14.容膝坐忘机:指安闲自在,心无杂念地静坐。

15.看天末飘飘:指抬头远望天空中云朵的流动。

16.断云:指被风吹散的云彩。

17.归岫(xiù):指山峰回归。

【赏析】

这首七言诗写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表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首句“风高露冷,又报重阳候”,点出了时令,也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喜爱,因为在这个时节,天气渐凉,万物凋零,但又有花开如海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过雨群山倍明秀。正披岩、红叶接径黄花,堆锦绣,袅袅清香依旧。”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描绘了一个雨后重阳的美好画面:群山经过雨的洗礼,显得更加明亮秀丽;他攀登岩石,欣赏着满山遍野的红叶和金黄色的菊花,它们如同锦绣般美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凝神望久。”诗人开始反思人生。他想起了庄子所说的“思入无何有”的境界,即思考问题时,不陷入世俗的利害得失之中。这种境界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和升华。然而,当他回首溪边,听着流水潺潺的声音时,他又想到了庄子的另一个观点:“念人生如梦,世事无涯,空汨没、争似吾家拂袖。”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世事无边无际,与其沉溺其中,不如辞官归隐,拂袖而去。这种超脱的态度使诗人感到轻松自在,心无杂念地安闲自得地坐着。

“据盘石、容膝坐忘机,看天末飘飘,断云归岫。”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他安卧在岩石上,心无杂念地坐着,看着天边的云朵在空中飘荡,仿佛要回到山峰中去。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使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