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初开一望之,似无筋力可登危。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
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
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天宝四年(745)九日重阳节时所作。诗人以“山雨初开”开头,写登高所见。“似无筋力可登危”,点明自己身体不好,不宜登高。“每重九日例凄苦”,说自己每逢九月九日,总是感伤悲苦。“垂七十年更乱离”,说自己活到七十八岁,历经了几十年的动乱。“今岁江南犹有酒”,写自己虽已老迈,但还能喝上几杯美酒,聊慰情怀。“吾曹天下谓能诗”,自谦地说,我辈在天下人中,还称得上能写诗。“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写重阳节饮酒作乐,吟诗唱歌。最后两句写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只顾自己高兴,而忘了国家正遭受外敌入侵。
【答案】
译文:
山雨刚停,眼前一片空旷,似乎没有力气可以攀登高处。每当逢九的日子,我总是感慨悲苦不堪,今年七十多岁了,更是经历了战乱流离。今年江南一带仍有美酒,我们这一代还被认为能够作诗。你们肯来这重阳佳节喝酒作乐吗?正好赏菊一两枝。
赏析:
此诗为重阳节作。诗人借重阳节之机,表达了对国运的担忧之情。全诗前四句描写了登高见景,后四句则抒写了自己忧国忧民之心。
首联“山雨初开一望之,似无筋力可登危”。这是从登临者的角度出发,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幅登高见景图。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群山,只见山间云雾缭绕,山雨刚刚停歇,眼前一片开阔空阔的景象。这里虽然登临者身无病体无恙,但是也感到筋疲力尽,好像连上山的路都走不动了。
颔联“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这是从时间的角度,由近及远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深切感受。“每重九日”表明每逢重阳节的时候,诗人总是会感慨悲苦不堪,“垂七十年”说明诗人已经活了七十年,在这七十年里,国家经历了多少动乱和离乱啊!“更乱离”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又表明了作者个人所经历的动荡不安的岁月。
颈联“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抒发了自己渴望安定的心境。“今岁江南犹有酒”,说今年的江南地区还有酒,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只顾自己高兴,而忘了国家正遭受外敌入侵。“吾曹天下谓能诗”,说自己这一代还被认为能够作诗。
尾联“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这是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只顾自己高兴,而忘了国家正遭受外敌入侵。“恰放黄花一两枝”表明自己的心愿只是希望人们能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饮酒、吟诗唱歌,而不必过于悲伤和忧愁。
全诗前四句描写了登高见景图。五、六句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之心。七、八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