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州山水天下无,泺源之峻华峰孤。秦鞭有力驱不去,天遣一柱标齐墟。
初疑太素女娲氏,补天断手兹遗馀。又如翠凤翥郊薮,来应世瑞开昌图。
南山连络虽可爱,未免阿附相承趍。孤撑直上夹右碣,猛视又似天门貙。
庆封齐豹两元恶,哆啮犹露雄牙须。不然齐太史,冤血凝碧老不渝。
化成直笔插天外,堂堂使表春秋诛。乾坤乃有此雄跨,未许鹊药争头颅。
江山胜概尽轩豁,远客吟眺增踌躇。李白上天不可呼,云烟变化何须臾。
后人摹写觑天巧,百匝空绕青芙蕖。文章李杜光焰在,有诗无诗将何如。
我思齐晋迭雄长,山灵枉被兵埃污。桓公九合犹霸事,三周其下真夸谀。
会须扶策凌绝顶,望入苍梧叫帝虞。
【注释】
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邹县。齐州:指今山东省一带地区。
泺源:即黄河的源头,在今甘肃兰州附近。
秦鞭:秦始皇的马鞭。
太素女娲氏:指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
天门貙(huì):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两扇门。
庆封:齐国的地名。
化成直笔插天外:化成笔直地插到天边。
乾坤:天地,指天地之间的事。
鹊药:传说中有神性的药,能让人长生不老,这里比喻人的生命。
文章李杜光焰在:指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诗作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文章李杜:指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的诗歌作品。
我思齐晋迭雄长:我想到了齐、晋两国历史上交替称霸的情景。
望入苍梧叫帝虞:登上山顶,可以望见苍梧山,并在那里呼唤帝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华不注山的诗。诗人通过写华山之高峻、险绝,以及其神奇莫测的景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篇语言凝炼、明快,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首联“华不注歌”四字,点题立意。“齐州山水天下无”,以夸张手法,极言华山之高大巍峨,无与伦比。“泺源之峻华峰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高峻、险绝,形象生动。“秦鞭有力驱不去”,暗含着历史沧桑之感;“天遣一柱标齐墟”,则又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自豪和赞美。整首诗开篇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的大自然之中,令人心旷神怡,难以忘怀。
颔联“初疑太素女娲氏,补天断手兹遗馀”,运用神话传说,将华山比作女娲补天时留下的断手,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这一比喻也富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颈联“又如翠凤翥郊薮,来应世瑞开昌图”,继续运用神话传说,描绘了华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尾联“庆封齐豹两元恶,哆啮犹露雄牙须”,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和讽刺。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回顾;既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又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