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本发墨具,不尔安用他。
碧紫晕鸲眼,黝黑深宫鸦。
彼端类高人,风姿固云佳。
远韵不少吝,清谈浩无涯。
但于当机时,未免思棼拿。
若或砥砺用,茫然手空叉。
硬则墨为褪,软则磨泥沙。
惟歙士之杰,体性何交加。
罗纹与刷丝,一寸皆可嘉。
回视端溪公,有名实则差。
新安山水窟,泽大生龙蛇。
举世被其利,何有蛭与蛙。
山高溪水清,其芒例如碬。
尝闻右军砚,风字琢手奢。
是名为水箕,朵颐骇唅呀。
松煤烬无馀,惟恐中书丫。
池宽水弥漫,挹彼如尊洼。
陂陀浸半海,挥洒生云霞。
平生未尝有,梦寐江之涯。
君今去为邦,过此空成嗟。
包公尹端州,归不一砚拿。
彘肝类安邑,一笑春生华。
书生乞索态,殆是心贪邪。
祢衡溺所爱,竟糁渔阳挝。
今冬与来春,会有泛斗槎。
雄雯或雌缦,分送张华家。
诗的逐句释义:
觅风字歙砚诗赠侍其府尹: 这首诗是作者向侍其府尹赠送歙砚时的一首诗。”觅”意为寻找,”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风格或气质,”字”指砚台的样式,”歙砚”是一种用歙州出产的细滑石头雕刻而成的砚台。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歙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砚本发墨具,不尔安用他: 砚石本身是用来磨墨的工具,如果没有它,用什么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代替。这里强调了砚的重要性。
碧紫晕鸲眼,黝黑深宫鸦: 描述了砚台上的颜色变化以及砚石与乌鸦的对比,展现了砚台的美观和独特之处。
彼端类高人,风姿固云佳: 砚台的端部像是一个高人,其风姿自然也是很好的。这里的”风姿”是指砚台的外形和气质。
远韵不少吝,清谈浩无涯: 砚台发出的香气不会吝啬(吝),而且谈论的话题(清谈)非常广泛,没有边际。这里的”远韵”可能是指砚台散发的独特香气。
但于当机时,未免思棼拿: 在需要使用时,有时候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里的”思棼拿”形容了作者在使用时的困惑。
若或砥砺用,茫然手空叉: 如果用来研磨,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因为不知道如何使用。”砥砺”和”手空叉”都是描述使用的困难。
硬则墨为褪,软则磨泥沙: 如果砚台太硬,墨就会褪色;如果太软,研磨时会混入泥沙。这里的”墨为褪”和”磨泥沙”都是描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惟歙士之杰,体性何交加: 只有歙州的人才是优秀的,他们的体质和个性都有特殊的特征。这里的”体性何交加”可能是在夸赞歙州人的优秀。
罗纹与刷丝,一寸皆可嘉: 砚台的纹理和刷丝都很优秀,每一寸都是好的。这里的”罗纹”和”刷丝”都是描述砚台的特点。
回视端溪公,有名实则差: 回顾历史上著名的端溪砚,虽然名声很大,但实际上质量并不出众。这里的”端溪公”是指历史上著名的端溪砚。
新安山水窟,泽大生龙蛇: 新安地区的风景如画,山水之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新安山水窟”是指新安地区的山水景观。
举世被其利,何有蛭与蛙: 世界都被这些利益所笼罩,怎么会有小虫小兽存在呢?这里的”蛭与蛙”可能是指那些受利益驱动的小虫子和小动物。
山高溪水清,其芒例如碬: 山上水流清澈,山峰高大,就像一块石头。这里的”碬”可能是对山峰的一种描绘。
尝闻右军砚,风字琢手奢: 曾经听说过右军将军的砚台,上面刻有“风”字,雕刻精细而奢华。这里的”右军”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右军将军王羲之。
是名为水箕,朵颐骇唅呀: 这块砚台被称为“水箕”,形状奇特,让人震惊。这里的”水箕”是一种古代的砚台形状。
松煤烬无馀,惟恐中书丫: 松木燃烧后的灰烬没有剩余,只担心中书省的官员会拿走。这里的”中书丫”可能是对中书省官员的一种称呼。
池宽水弥漫,挹彼如尊洼: 水池宽广,水面弥漫,拿起它就像是从尊口舀取一样。这里的”挹彼如尊洼”是一种比喻,形容水池的宽广和水的流动。
陂陀浸半海,挥洒生云霞: 陂陀湖的水漫到整个海洋,挥洒出来的水花仿佛生成了云霞。这里的”陂陀浸半海”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湖泊的广阔和水面的波动。
平生未尝有,梦寐江之涯: 平生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只在梦中见过江边的情景。这里的”梦寐江之涯”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梦境中的江边景色美丽而遥远。
君今去为邦,过此空成嗟: 你今天离开这里去担任官位,路过这个地方只能感叹。这里的”嗟”是一种叹息的语气。
包公尹端州,归不一砚拿: 包拯担任端州的太守,但回家后并没有带砚台回来。这里的”包公”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包拯。
彘肝类安邑,一笑春生华: 猪肝类似安邑的地方特产,一笑之间春天就来了。这里的”春生华”是一种生动的表达,形容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书生乞索态,殆是心贪邪: 书生们表现出乞讨的状态,这恐怕是因为他们心里贪婪的缘故。这里的”乞索态”是一种形容书生们的行为和精神状态的方式。
祢衡溺所爱,竟糁渔阳挝: 祢衡为了自己的所爱之物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最终成为了渔阳郡的战鼓声。这里的”糁渔阳挝”是一种形容祢衡英勇牺牲的成语。
今冬与来春,会有泛斗槎: 现在冬天和明年春天,可能会有泛舟出海的机会。这里的”泛斗槎”是一种形容泛舟出海的方式和情景的说法。
雄雯或雌缦,分送张华家: 有的笔锋雄壮有力,有的笔锋纤细柔美,各自送给张华一家。这里的”雌缦”是一种形容笔锋的形容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歙砚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歙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画面生动形象,充满诗意。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既有优美的诗句,又有深刻的寓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