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丰年瑞已成。
雪晴
介绍
。
《雪晴》是晚清作家曾朴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随园诗话续编》,全文共307字。
《雪晴》
曾朴
随园诗话续编卷一·杂记三十九
原文:
雪晴。时雨初霁,万木俱荣,山川清丽,人皆喜之。
余独不然:冬日无事,则读书、写字;春日有事,则游山水、赏花竹。此二者者何?惟吾心而已矣。
译文:
《雪晴》是晚清作家曾朴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随园诗话续编》,全文共307字。
原文:雪晴。时雨初霁,万木俱荣,山川清丽,人皆喜之。
余独不然:冬日无事,则读书、
相关推荐
【注释】 泮(pàn):水退,河干。 方袍客:指有权势的人。 【赏析】 《雪晴》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冬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看法。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清奇幽雅,耐人寻味
注释: 墙角的梅花还没有尝试过食盐,为何会被冰冻得如此严实。 能够教火炉里的余烬燃烧得更旺,好像是在妒忌太阳照射到短檐上。 只有幽谷期待回暖律,交光照映疏帘又有何用? 早晨一扫穷阴,先照群峰最上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炉火、阳乌等自然景物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之情。 全诗以“雪晴”为题,描绘了一幅寒冬过后春光初现的画面。首句“墙角寒梅未试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雪晴 - 译文:雪后的天气晴朗了。 - 注释:雪后,天空放晴,阳光明媚。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雪后的初晴时刻感受到的愉悦和喜悦。 2. 饥禽高噪日三竿 - 译文:饥饿的鸟儿高声鸣叫,太阳已经升到了三个竿子那么高。 - 注释:鸟叫声表示清晨,而“三竿”是古代用来描述时间的词汇,意指太阳升至很高的位置。 - 赏析:“饥禽高噪”描绘了一幅早晨鸟儿活跃的生动画面
雪晴 六出弄阴机,新晴闪夕晖。 馀寒随雁去,残雪带春归。 注释: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玩弄着阴暗的权术。新晴的天空中,闪烁着夕阳的余辉。剩下的寒冷随着大雁飞去,而残留在树枝上的残雪也将伴随着春天归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映衬,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之美。首句“六出弄阴机”,用“阴机”二字,形容雪花纷飞时,似乎有意无意之间,也给大自然上演了一场戏剧。次句“新晴闪夕晖”
诗句释义及赏析: 雪晴 - 送腊终宵舞: 描述在冬日送走旧岁,人们在深夜中跳舞庆祝。 - 知春破晓晴: 知道春天即将到来,破晓时分天空放晴。 译文与对应 《雪晴》 送旧岁之尾声于深夜,迎来新春曙光时天霁。 烧火痕迹随草长,霁色映照梅花清。 檐下滴答声如簪折,冰面透明如镜映月明。 夜窗遥对明月,依旧怀念轻盈的往事。 注释 1. “送腊终宵舞,知春破晓晴”:描述冬去春来之际
诗句输出:雪晴 译文: 云解时,初春的雪已消散,天空晴朗,青山依旧。水边映出霜夜月的光芒,梅林中落满了晓天的星星。自然无古今之限,人生如醉如醒。 注释: - 云解:指天气转晴,云雾消散。 - 初霁:指刚刚放晴。 - 青:形容山的颜色。 - 涵:包含、映照。 - 星:指星星。 - 造物:指自然。 - 无今古:没有古今之分,强调自然界的永恒不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初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
诗句注释: 1. 腊尽春生白帝城 - 这里的“腊尽”指的是农历十二月(腊月)结束时,春天到来。"白帝城"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地名(因白帝为古代蜀汉的君主刘备的别称,而刘备在历史上曾以荆州作为其根据地)。这句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2. 俸钱虽薄胜躬耕 - “俸钱”指政府官员的工资,“躬耕”则表示亲自耕作。诗人在这里强调尽管工资微薄(即“薄”)
注释: 1. 雪晴:雪后的晴天。 2. 荒园雪晴愁径滑,湿柴坚坐恋炉红:大雪过后,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射下来,使得整个花园都被雪覆盖,显得格外寂静和冷清。作者坐在火炉旁边取暖,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寒香委地梅无赖:梅花在雪地上开放,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这里的“无赖”是形容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傲然挺立,不畏严寒。 4. 嫩坼抽苗麦有功:新长的麦苗在春天的暖阳下茁壮成长
【注释】 鸟乌:鸟儿。 作:兴起,出现。 日到寒窗气象新:太阳照耀着窗户,景象显得清新。 三万顷:形容广阔无边。 组练:古代用丝织成的一种旗幡。这里借指战旗。 阴戾:阴间。 神皋:神话中的大泽。《山海经·海外西经》:“有方壶之山者,帝之所以聚凶德。”郭璞注:“其上有方壶之池,周回数千里。” 曾侍紫宸:曾经侍奉皇宫内殿,紫宸是皇帝办公、处理政事的地方。 隆兴:兴盛。 万家春
【注释】 雪晴:雪停了,天晴了。阳崖:阳光照在山壁上。被积雪:被白雪覆盖。照水:反射在水上。自光辉:自有光彩。乘暖时:乘着温暖的时候。时时堕:不时地落下。偏怜:特别喜爱。映日飞:反射在日面上。经行:经过。嗟:叹息。境胜:景色美好。去去:离开。与心违:违背心愿。讵(jù):岂,哪里。知此:知道这些。日高犹掩扉:太阳高照时还把门关上。 【赏析】 《雪晴》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此诗以雪晴为题,写景叙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具体分析。“雪晴”意为“雪停了”,首句写雪停后室内的寒冷,用“冷于冰”形容,突出室内之冷。次句点出因雪而作的梦,“心知”表明了作者的期待和喜悦之情。第三、四句是说雪停了,可以起床走动了,但自己却懒得去,只是倚枕听雪声,这两句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孤独。五、六句是说下床去报信
注释: 雪晴:雪停了,天气晴朗。 未快溪桥踏雪心:没有畅快地在溪边的桥上踩雪。 朝阳已复上遥岑:阳光照耀着高高的山岭。 可怜昨夜琼瑶迹:可惜昨晚的雪花已经融化消失,只留下痕迹。 化作春泥尺许深:变成了春天的泥土,深度有尺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过天晴后的景象诗。首句“未快溪桥踏雪心”,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第二句“朝阳已复上遥岑”,描绘了朝阳再次出现的情景,给人一种新的希望和活力
注释: 1. 雪天晴了,狂风围住屋檐,屋内暖和得让人感到心满意足,但霜气也凝结成了阴云。 2. 昨晚的风停了,寒气穿透了骨髓,早晨的霜叫太阳从平地升起。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一个雪后的清晨景象。首句"颠风围屋暖盈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冬日清晨,狂风肆虐却未能吹垮屋檐的温馨场景。第二句"满意成霜却做阴"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他虽然感受到了霜气的寒冷,却又将其视为阴云
【注释】 雪晴:雪后晴朗。青女: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霜降的女神,又称“霜神”、“玄冥夫人”。羲和:《山海经》记载:“东方朔日之所出,其右乌,其兽駵。”郭璞注:“日所出也,故曰羲和。”这里借指太阳。 【赏析】 此诗以咏雪见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大雪过后,天放晴了,看到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想到嫦娥为报答月宫寂寞而造下清冷的霜雪。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基调
雪晴 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新晴天嫩绿,落照雪轻红。 儿劣敲冰柱,身清堕蕊宫。 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 解析: 1. 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 "银色"和"瑶林"描绘了一种清澈透明的美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纯净和美丽。"三千界"和"一万重"则进一步夸张了这片美丽的范围和深度。 2. 新晴天嫩绿,落照雪轻红 - 这句描述了一个清新的早晨,阳光下的景色显得生机勃勃
注释: 雪晴:大雪过后晴朗起来。 天公有诏放朝晴,排遣云师懒未行。 天上的神仙有旨意让太阳出来,驱散云雾,使天空变得明亮。 头上忽张青玉伞,海东涌出紫金钲。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像青玉一样美丽的伞状物,东方海面上出现了如紫金色的金属物体。 雪山冰谷居然暖,银屋瑶台分外明。 雪山和冰川竟然变得温暖起来,银屋和瑶台在阳光照耀下更加明亮。 二十四船人笑语,寒声一变作春声。 二十四艘渔船上的人们欢声笑语
雪晴 一抹明霞暗淡红,瓦沟已见雪花溶。 前山未放晓寒散,犹锁白云三两峰。 注释: - 一抹明霞暗淡红:描述的是天空中夕阳余晖和朝霞交织的景象,色彩斑斓而柔和。 - 瓦沟已见雪花溶:指瓦沟中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形成水流。 - 前山未放晓寒散:指前山上的早晨寒气还未完全消散,依然寒冷。 - 犹锁白云三两峰:“犹”表示仍然、依旧的意思,“锁”是束缚、笼罩的意思,“白云三两峰”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
注释: 1. 雪晴:雪停天晴。 2. 山雪喜初霁:山中积雪在初晴的阳光下开始消融。 3. 意行因肆观:我随意漫步,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4. 岩光花半散:岩石上的光影映照出花朵的影子,一半已经消散。 5. 峰势玉新攒:山峰的形态如同新的玉石一般,整齐而美丽。 6. 鸟去树冰落:鸟儿离去后,树上的冰开始融化。 7. 水来溪舍寒:流水的到来使得溪边的小屋更加寒冷。 8. 还愁向融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雪晴》。 译文: 雪晴, 野水悠悠地涌来,西溪水面宽阔。 早晨太阳照亮了沉睡的云朵,荒废的台上映照着残雪。 景色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得荒凉,新年的月亮照耀着万物。 冻土上草木开始返青,绿酒泛出诱人的芳香。 人们闲暇时喜欢与朋友相聚,鸟儿叫声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岂止欣赏花花草草?耕种桑树可以了解农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末春初景色的诗。全诗以“雪”为线索
【注释】: ⑴严冱(hù):严寒。 ⑵木石冻欲折:树木和石头都被冻得像要折断一样。 ⑶乾坤清气发:天地间清冽的阳气升腾而出。 ⑷唾珠玉:口中吐唾沫,吐出如玉的珠子。 ⑸琐碎自天落:指天上的云彩落下,化为雨滴。 ⑹神功忽收敛:神仙们突然间收起了他们神奇的力量。 ⑺飘泛:飘浮不定的样子。动几格:惊动了几户人家。 ⑻老夫卷书坐:我卷起书来坐在窗下看书。 ⑼灯焰耿明灭:灯火闪烁着,时亮时灭。
雪晴 一雪晓来旋放晴,瓦沟馀滴响中庭。 开窗已上三竿日,满岭松梢醉未醒。 注释: 1. 一雪晓来旋放晴:刚下完一场大雪的早晨,很快就转晴了。 2. 瓦沟馀滴响中庭:屋檐滴水声仍在庭院里回荡。 3. 开窗已上三竿日:打开窗子时,阳光已经照射了三根竹竿那么长时间了。 4. 满岭松梢醉未醒:整个山坡上的松树枝条都被雪覆盖着,仿佛喝醉了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大雪过后的景象。首句写雪后初霁
雪晴 溟渤荡无垠,东嵎挂日轮。 风云始回雨,天地不飞尘。 气动千峰翠,光浮万瓦鳞。 南亭一驻马,十里望青春。 注释与赏析: - “溟渤荡无垠”:大海和湖泊的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 “东嵎挂日轮”:东方的角落挂着太阳。 - “风云始回雨”:风云开始回转,雨水停止。 - “天地不飞尘”:天空中的灰尘不再飞扬。 - “气动千峰翠”:山峦因风而显得青翠欲滴。 - “光浮万瓦鳞”:阳光照射下
【注释】 山凝秀色螺(lēi)成髻(jì):山石凝结着秀丽的色彩,就像美人的发式。螺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像螺旋形。 溪走寒光珠在盘:溪流中倒映着寒冷的光泽,好像珍珠镶嵌在盆子里。走:流动。 更欲呈姿作清巧:还想要展现自己的姿态,显得更加灵巧、漂亮。 暂妆梅柳雪中看:暂时打扮一下梅花与柳条,在雪花之中欣赏。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首句写山峰的秀美和山石的凝脂;第二句写溪流中映出的光彩;第三
雪晴 雪后晴朗的日子,脚下的茅屋,泥泞中不时传来鞋履的响声。 幽静的鸟儿呼唤春天,啼鸣不已,野梅迎接宾客,情意盎然。 愁肠被酒消解,诗眼在烟霭之中展开。 晚年追求名利,又何必呢?我只愿心中丘壑之情永不忘记。 注释: 1. 雪晴日脚下茅屋:雪晴,即天气晴朗;脚下的茅屋,形容环境的贫寒、简陋。 2. 深巷泥融频屐声:深巷,指狭窄曲折的小巷;泥融,指泥土融化;频,屡次;屐声,指穿着木屐的声音。 3.
诗句释义 雪晴 - 煜煜阳光动:阳光明亮,照耀大地。 - 欣欣客意宽:客人的心情愉悦,感到舒适和宽慰。 雪消田已润 - 雪消:积雪融化。 - 田已润:田地变得湿润。 霜重露仍乾 - 霜重:霜降严重,天气寒冷。 - 露仍乾:露水依然干燥。 半世长行脚 - 半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 长行脚:长途行走,形容旅行或生活经历漫长曲折。 经年未解鞍 - 经年:多年。 - 解鞍
雪晴 冰箸垂檐滴渐多,眼花眩目气初和。 功成尺瑞追前赋,喜兆千箱可预歌。 坐看嫩黄滋柳色,遥知新绿涨湖波。 闭门积玉浑消尽,却有儿童整雀罗。 注释: 1. 冰箸:形容雪下得很大,好像筷子被冻在了冰里。 2. 眼花眩日:形容雪后的阳光刺眼,让人睁不开眼睛。 3. 尺瑞追前赋:指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4. 喜兆千箱可预歌:指预祝丰收的喜悦如同千箱的果实一般。 5. 坐看嫩黄滋柳色
雪晴 启户犹飞雪,披衣忽报晴。 慵为踞炉坐,喜作出门行。 草冻袍争色,梅残玉堕英。 未能忧旱苦,聊复快诗情。 注释: 1. 启户:打开窗户。 2. 披衣:穿上衣服,准备出门。 3. 慵(yōng):形容懒散、不乐意的样子。 4. 伫(zhù)炉:坐在火炉旁边取暖。 5. 出:离开家或外出。 6. 草:指草地上的草。 7. 袍(páo):指穿在身上的袍子。 8. 玉堕英
【注释】 雪晴:下雪天晴了。 松头:指松树的顶端,这里比喻山峰。 烘拆:烘炉,烧火取暖用的器具。 绝顶:山的最高处。 【译文】 下雪天晴了,阳光照耀着松树的顶端,冻雪崩落,又听到烘炉在烧火取暖。 起来观看门外群峰的颜色,最高的山峰才分得一抹翠绿色。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冬日里的景色。首句“日照松头冻雪崩”,是说太阳光照射着山顶上被雪压弯的松树,使积雪崩塌下来,这两句写出了雪后的奇景。接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雪晴:描述天气转晴后的景象。 2. 腊尾春头半月期:腊月(农历十二月)末,春天刚开始的时候,通常指正月或二月。 3. 寒欺人日雪销迟:天气寒冷,人们感受到寒冷,而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4. 才升晴旭扶桑树:天空中的太阳刚刚升起,照耀在东方的扶桑树上。 5. 便拂东风细柳枝:随着东风的到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雪晴》。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雪晴 - 这是诗的主题,描述了一个雪后晴朗的日子。 2. 起来敲石火,正是雪晴时 - 描述了清晨醒来,用石头烧火取暖,感受到了雪后的宁静和美好。 3. 竹叶冰垂地,梅花玉满枝 - 描述了竹叶和梅花在冰雪中生长的景象,寓意坚韧不屈的精神。 4. 风云随变灭,山水转清奇 - 形容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但山水之间的清奇之美依然存在。 5.
【注释】 雪干玉饭:用雪水和糯米做成的饭。初香:刚刚散发出来香味。月瘦珠胎,指新月如珠子般小。臞仙:指仙人。白鹤清晓横江:清晨白鹤飞过江面。 【译文】 雪后大地一片银白,晶莹的雪水和糯米做成的米饭散发着阵阵清香。 新月像一颗珍珠那么小,刚从天而降。开门却看不到那传说中的仙人,只见一只白鹤飞过江面。 【赏析】 此词为咏景之作。上片写雪霁之后的情景。下片写晨曦初现时所见的景象
【注释】: 1. 持我书:手拿我的书籍。 2. 燕坐雪照屋:坐在雪中照见房屋的景象。 3. 冥思:沉思。 4. 旭日上团团:初升的太阳像圆球一样。 5. 清泉涣春绿: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春天的新绿。 6. 涓涓:形容水流细微、细小的样子。 7. 晴櫩溜:晴朗时,树木上的水珠沿着树干流淌下来。 8. 岁晚:一年的末尾。 9. 好风忽东来:忽然一阵清爽的春风从东边吹来。 10. 起玩:开始玩耍。
【注释】 九逵:指京城大道。银路直:指雪后道路洁白如银,十分平坦。玉楼寒:喻指天寒地冻。无边景物谁收拾:指自然景色多么辽阔壮美,诗人无法全部收揽于眼底。分付:委派、托付。 赏析: 这首诗是写冬日里京城的景致与作者的感慨。首句“日照九逵银路直”,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雪后的京城大道。“银路”二字用得极妙,把银装素裹的雪后大道写得如此明净而平整。第二句“天开四面玉楼寒”,描写了天晴之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雪晴》。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相关的翻译: 1. 雪晴 - 这是诗歌的题目,描述了在雪后初晴的景象。 2. 阴沴初消瑞日升 - 阴云消散,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太阳。这里的“陰沴”指的是阴暗、不明朗的天气,“消”是消失的意思。 3. 田夫于耜拟东兴 - 农人拿着犁(于耜),准备在春天耕种。"拟东兴"可能是指农人想象春天即将到来,他们准备开始耕作。 4.
雪晴 楼雪初融岁欲更,喜闻乾鹊报天晴。 炊烟早逐朝阳起,春意潜随野水生。 云散佛头来岳色,风回仙掌落钟声。 不知骢马经行处,赋得梅花几首成。 注释: 1. 楼雪初融:形容冬天的雪刚刚融化,天气转暖。 2. 岁欲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3. 乾鹊:指喜鹊,常在冬季报喜。 4. 天晴:天气放晴,预示春天的到来。 5. 炊烟:做饭时升起的烟雾。 6. 朝阳起: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7. 春意
【注释】 雪晴:雪后天气放晴。玄冥:即冬神,掌管阴寒之气,此处指冬季。司令:指挥。势何严:气势多么威严。一雪能教数日淹:一场大雪可以使几天的积雪融化掉。一雪:一场雪。淹:积留的意思。风敛:风停。冻云归远岫:被风刮散的积雪回到了远处的山峰上。岫,山穴。天开晴日上虚檐:晴天的太阳高照在空寂的屋檐上。晴日:晴天的阳光。虚檐:空寂的屋檐。梅腮破腊争匀粉:梅花的胭脂脸被冬天的寒风吹打得红润而美丽。梅腮
【译文】 雪后天晴,我关起门来不怕那三尺厚的积雪。数日的阴冷天气也快放晴了。忽然看到玉龙纷纭夭矫地飞舞起来,只疑是银海亘横流淌。啁啾声中鸟儿们欢叫不已,山峦斑驳色彩画不成一幅。夕阳西下,晚霞散去余辉,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山城中的白墙碧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后天气转晴时的景象的诗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明丽开阔,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余雪且休骋:余雪指残雪,且休骋意为暂且停歇。驰骋:奔跑、奔驰。 高空微欲曛:微欲曛是说天边有一抹淡淡的云霞,仿佛要黄昏时才出现一样。曛,日出时的光辉。 盈盈看玉树:盈盈看,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玉树,即玉树临风,形容树的枝叶随风轻轻摇曳,美不胜收。 澹澹入黄云:澹澹,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黄云,黄色的云霞。 奋激雕连起:奋激雕连起,形容鸟儿振翅高飞的样子。奋激,振奋,激动。雕连,鸟名。
【注释】 雪晴:雪后初晴。疏狂:疏放豪爽。苍生:百姓,指天下人。万事无成:一切事情都未取得成功。怜我拙:可怜我笨拙。百年有恨倩谁收:百年来有遗憾的事,请谁来收拾(结束)。阴云薄欲散:阴云渐渐消散。凤凰楼:古代宫殿名。 【赏析】 是诗人在一次雪晴之后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及自己的处境。前两句以“雪晴”起兴,抒写作者的胸臆,“忘却”和“思入”两个词语,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注释】 瑶华:即瑶花,一种仙花。 阴涯:阴暗的边际。指傍晚时分。 阳处:阳光照耀的地方。此处指早晨。 陶家、谢女: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陶潜是晋宋之际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谢道韫是东晋诗人,世称东晋才女。 霄汉:天空。 金阙:皇宫的美称。 玉龙、玉龙蟠:形容云朵像盘踞着的一条条玉龙,这里指云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写雪霁后长安城的景象,以“地接”两句赞美了京城的雄伟壮丽
译文: 雪停了,老河的冰已断,我高兴地看到东升的太阳,春天的气息让人喜爱。阳光照耀下,残雪也显得无力,只能支撑着自己。眼前梅花绽放,笑语盈盈,山间空气也充满了生机。明天我就要拄着拐杖去游览,哪里是西华寺最美的一景? 注释: - 老脚长河已断冰:指冬天河流结冰后,经过一个寒冷的夜晚,河水重新解冻。 - 欣然檐日偶东升:形容天气转晴,阳光温暖照进屋檐。 - 阳和果得真相爱:表示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注释】 1.雪晴:雪后放晴。 2.旭日乍烘春雪艳:太阳出来,春雪鲜艳如花。 3.东风缓送晓云轻:春风缓缓吹来,把早晨的白云吹得轻轻飘荡。 4.童寒扫径频呵手:孩子们因为寒冷而频繁地搓着手。 5.雀暖争枝互斗鸣:小鸟们因为温暖而争相在枝条上相互叫嚣和争斗。 6.璚瑶踏遍觅诗程:走过了满山的梅花,寻找着写诗的灵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状态的诗。首句“雪晴”直接点明了主题
雪晴 积雪色固佳,消雪无留痕。南荣闻馀滴,东暾暧微温。 既霁风渐柔,浅绿含陈根。苕颖行有时,静念造物恩。 余拙谢百事,抱影寄空村。净名经卷在,昔诵尚默存。 婆娑一室闲,妙香领无言。 注释与赏析: 1. 积雪色固佳:“积雪”指的是冬天的雪,其颜色洁白如玉。“固佳”表示这种景色非常美好。 2. 消雪无留痕:“消雪”即融化后的雪水,“无留痕”意味着雪融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3. 南荣闻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