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强圉阏八月,尽重光协洽,凡四年有奇。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
◎贞元三年丁卯,公元七八七年
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观语之以“有诏不纳吐蕃使者”,受其表而却其人。
初,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柳浑与张延赏俱为相,浑议事数异同,延赏使所亲谓曰:“相公旧德,但节言于庙堂,则重位可久。”浑曰:“为吾谢张公,柳浑头可断,舌不可禁!”由是交恶。上好文雅缊藉,而浑质直轻侻,无威仪,于上前时发俚语。上不悦,欲黜为王府长史,李泌言:“浑褊直无他。故事,罢相无为长史者。”又欲以为王傅,泌请以为常侍,上曰:“苟得罢之,无不可者。”己丑,浑罢为左散骑常侍。
初,郜国大长公主适驸马都尉萧升。升,复之从兄弟也。公主不谨,詹事李升、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令韦恪,皆出入主第。主女为太子妃,始者上恩礼甚厚,主常直乘肩舆抵东宫。宗戚皆疾之。或告主淫乱,且为厌祷。上大怒,幽主于禁中,切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请与萧妃离婚。上召李泌告之,且曰:“舒王近已长立,孝友温仁。”泌曰:“何至于是!陛下惟有一子,奈何一旦疑之,欲废之而立侄,得无失计乎!”上勃然怒曰:“卿何得间人父子!谁语卿舒王为侄者?”对曰:“陛下自言之。大历初,陛下语臣,‘今日得数子’。臣请其故,陛下言‘昭靖诸子,主上令吾子之。’今陛下所生之子犹疑之,何有于侄!舒王虽孝,自今陛下宜努力,勿复望其孝矣!”上曰:“卿不爱家族乎?”对曰:“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为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云:‘吾独任汝为相,不力谏,使至此,必复杀而子。’臣老矣,馀年不足惜,若冤杀臣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歆其祀乎!”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使朕如何而可?”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臣始谓陛下圣德,当使海外蛮夷皆戴之如父母,岂谓自有子而疑之至此乎!臣今尽言,不敢避忌讳。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三 · 唐纪四十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 是北宋时期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史书。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因其严谨的历史编纂方式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而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
从编撰目的来看,《资治通鉴》是一部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司马光通过记录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从而加强统治。这部书之所以能成为“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经典之作,正是因为它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和历史智慧。
从内容方面来看,《资治通鉴》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共1362卷,294章,13629卷。它不仅记载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详细描述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如唐朝的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时期的日食等。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历史,还能从中汲取教训,指导现实生活。
从历史意义方面来看,《资治通鉴》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书中提到的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在位时的一些决策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反思君主治国理政得失的机会。同时,书中还涉及了其他朝代的重要政治事件,如唐朝的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时期的日食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丰富了史书的内容,也使得后人能够从中获得宝贵的历史知识和经验。
从史学价值来看,《资治通鉴》在史学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中国史学的一部巨著,该书以其严谨的史学精神和高超的编纂技术,为后世史学研究树立了标杆。它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还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可以了解到《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高度史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杰作。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经验,还以其严谨的史学精神和高超的编纂技术,成为了中国史学的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