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等百兽,天赋与长雄。
曼胡利秋戟,隅目磨青铜。
从知世路暗,群行各西东。
吼地一长啸,飒飒来悲风。
饥来待人肉,不数豹与熊。
肥领而黑喙,不知是何虫。
坐卧不自防,穴尔皮毛中。
尔虎虽云猛,一旦皮骨空。
慎勿欺微细,即且制神龙。
续感兴二十五首
介绍
《续感兴二十五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作品,该诗为李白晚年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4年)。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感慨。
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里万物生长、百花齐放的景象,来比喻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
【注释】 猛虎等百兽,天赋与长雄。 曼胡利秋戟,隅目磨青铜:猛虎和其他野兽一样,被上天赋予强大雄壮的身躯。 从知世路暗,群行各西东:它们知道世间的道路是黑暗的,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吼地一长啸,飒飒来悲风:它们发出震耳欲聋的长啸声,带来阵阵悲凉的风。 饥来待人肉,不数豹与熊:当食物稀缺时,它们会捕食人类和其他动物。 肥领而黑喙,不知是何虫:那些肥厚的领子和黑色的嘴巴,让人不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注释】恶木:指枯死、病弱的树木。蟠踞:盘踞,盘旋。樵夫(荛子):砍柴人。匠石:木工。生理:生计。 【赏析】此诗为《续感兴二十五首》之第二首,作者借物喻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过程,揭示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 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第一句写恶木生长在高高的山冈之上,树枝稀疏向上伸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大块无私运,万象同一陶”的意思是天地间万物都受自然的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大块”指大地,“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天地间的一切都是自然规律所支配的,一切事物都是被同一的规律所支配,这就是大自然的作用。诗人用“造化”二字,表明了对自然界的尊重。“造物者”指自然规律,“运”是运行的意思。诗人用“造化”,即自然规律来比喻
移根托西园,桃李赏奇遇。 春妍虽可怜,颜色悲中路。 奈何穷巷士,多被才华误。 诸公谬爱客,轮囷获殊顾。 投分未云深,容易输情愫。 恩光借春阳,滋液荷凝露。 悠悠当路尘,素地轻点污。 岁暮抱弃捐,君看囚山赋。 【注释】: ①移根:移植。 ②西园:花园。 ③赏奇遇:欣赏奇特的遭遇。 ④妍:美好貌。 ⑤多被才华误:大多被才华所误。 ⑥诸公:指权贵或贵族。谬爱客:过分宠爱宾客。 ⑦轮囷:高耸的样子
这首诗的译文是: 浊水岂能有月亮,水浑浊了怎能照见月色。 你看这孤独的月亮,在天空中出入不定。 遍洒千家万户,徘徊在回廊之间。 从来谁把璧玉分给,只把我留在昏暗之处。 在空寂庭院相对照,湛蓝的天幕让人心旷神怡。 浮云消散了遮挡,宝亮如王照耀大地。 天空高远万籁俱寂,参星低昂斗转不停。 人何时能完满结束,回归到天地之始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最后给出注释和赏析。 诗句: 1. 铜驼向京洛,千里牵双轮。 2. 分不埋荆棘,去邺复还秦。 3. 自辞秋风客,不浪五百春。 4. 悲欢与穷泰,过眼如飞尘。 5. 眷言返桑梓,茂陵翳荒榛。 6. 忆昔禹铸鼎,罗缕九土珍。 7. 犹嫌问轻重,推落泗水滨。 8. 况尔不任重,顽钝磨不磷。 9. 未知从此去,何时免漂沦。 10. 勿叹流落苦,渠更多阅人。 译文:
鸿钧大气力,日夜转范模。 赋予有定形,不与万变俱。 君看三春时,动植纷万殊。 一气自结束,谁与施粉朱。 注释:鸿钧大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他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日夜不停地转动着天地万物的形态。他给万物赋予了一定的形态,不随万变而俱。你看春天的时候,万物生长茂盛,动物和植物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切都由这一口气所决定,没有谁能施加粉饰或涂抹上色彩。 人生况知识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五言诗。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解释: 1. 云日半解驳,东上雨中晴。 注释:天空中的云和太阳相互交错、交织在一起,仿佛被雨水洗涤过一样,从东方升起后天气变得晴朗。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日出景象,通过对比“云日”(即云与日)的相互作用来突出其壮观和变幻莫测的美。 2. 不知谁幻化,倏然成气形。 注释: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幻象,转眼间就形成了气体形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女子的同情和赞美。她被描述为“二女洒竹泪”,即两个女孩哭泣着像竹子一样流泪,而她们的泪水都是“心中血”。这暗示了这位女子的悲伤和痛苦。 诗句说“精诚著于物,千载犹不灭。”这意味着她的忠诚和决心将永远铭刻在物体上,一千年都不会消失。这强调了她的坚定和忠诚。 诗人提到了“当时从南巡,岂少稷与契?”这句话可能是指当时的南巡官员有很多贤能之士,如稷和契这样的贤臣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老火久敛戍,蓐收令西方。 注释:老火,即老火兵,指守边的士兵。收敛战旗,准备休息,因为秋天已经过去。蓐收是古代神话中主管秋的神。 译文:长久的守备工作结束后,我们收起了旗帜,准备休息。 2. 尘沙随白日,惨澹无晶光。 注释:尘沙,指沙漠。白日,指太阳。惨澹,意思是暗淡。晶光,指明亮的光辉。 译文:尘土随着太阳移动,天空显得暗淡,没有了阳光的明亮。 3. 故叶改颜色
诗句释义与译文 西游历剑阁,寡仆敝轮鞅。 - 翻译: 向西旅行经过剑阁,仆人疲惫不堪。 - 注释: 此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状态,表达了他因长途跋涉而感到的疲劳。 水餐掬哀湍,林宿拾坠橡。 - 翻译: 在悲伤的河水中进食,在树林里过夜,捡拾掉落的橡子。 - 注释: 此句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悲风振古木,猩鼬挟魍魉。 - 翻译
这首诗是《续感兴二十五首》中的第二首。黄鹄是大雁的别称,紫埃是云彩。长风是指强劲的风。凌指的是越过,天门开指的是天空的门开了,云路指的是天上的路,徘徊指的是来回移动。嗟我鸿雁侣,避寒声悲哀。失身堕泥滓,腹背日摧颓。城东极恶少,挟弹巧相猜。稻粱未足溉,云雨何时来。不希附修翮,有分终蒿莱。 译文: 黄鹄在海水中洗澡,一跃飞越紫红色的云霞。 强劲的风吹遍万里长空,正好时逢天门敞开。 不知道吃什么为食
【注释】 大化:天地万物的造化。不齐:不整齐,不统一。 人事:世事、人间的事。固:本来。多缪:错乱。 牙角:比喻人的锋芒和才智。啮且斗:相互争斗。 椅桐:指高大挺拔的树木。中:指中心或内部。 徘徊:犹豫不决,迟疑不决。束孤咮(jiǎo què):束缚、拘束。 人情:人的感情。盛衰:兴盛与衰落。迭起仆:交替发生,轮流出现。 定分:确定的标准和规矩。气数:命运或天数。安能囿(yòu):怎么能受拘束呢
续感兴二十五首 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 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 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 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 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 【注释】 (1)扬州:即今江苏扬州。 (2)卉:植物。 (3)木绵:棉花的俗称。 (4)缕缕:一缕一缕。 (5)余年:指剩余的岁月。 (6)织成:织好。 (7)浴海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的题型,答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子,结合全诗理解分析,重点把握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续感兴二十五首”,即《续感兴》二十五首。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绝组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瞿昙未生世,摩诘果谁宗”意思是说:释迦牟尼还没有出生在世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续感兴二十五首”是要求赏析“我贾贾日本,挂席穷南海。冰夷斗蛟龙,牙角吐光采。血人以宴娭,窟宅一朝改”。 【答案】 ①我乘船到日本去②我乘船航行在南海之上,冰夷与蛟龙搏斗③我乘坐的船只被掠夺了④我乘船经过海路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飘飖瑶台雪,沆瀣竹林露。 - "飘飖":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 "瑶台":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 "沆瀣":古代指夜间的露水,这里可能比喻清新的空气或早晨的露珠。 - "竹林":通常指竹子丛生的山林,也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2. 萧然立高寒,不受世滓污。 - "萧然":形容人清闲自在的样子。 - "立高寒":站在高处,形容身处高远之地。 - "世滓污"
注释: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 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 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凌云仙。 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 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续感兴二十五首》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杜甫对人才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才应该注重品德和才能,而不是只看外表和才华是否出众。 杜甫认为文章不应该用来追求名利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诗歌。诗中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化生如雀雉,随气更变易”描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生命如同鸟雀和雉类一样,随着气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里的“化生”指的是生命的起源,而后面的“随气更变易”则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 第二句“卵生如鹅鸭,不交无羽翼”进一步说明了生命的形态和特点。鸟类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繁殖
【注释】 老氏:老子。啬( sè ):节俭。生:指《淮南子》中的《原道训》。并力攻一境:集中力量攻击一个目标。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深入黑暗之中,看不见光明。杳杳:形容昏暗。 佛氏:佛教家。《楞严经》说:“如来藏”是“真如”的分身,是佛性,所以叫“佛氏”。定:禅定,指心念专一,不为外物所动。百动不离静:《楞严经》说:“万法皆空”,一切现象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百动不离静。了了谁在眼
【注释】 匣空:指匣子里没有东西了,比喻没有依靠。龙得偶:龙得到了伴侣。厨封画通神:厨房里的食物可以通神。种瓜客:像瓜客一样种地的人。秦:指秦地,古时秦国之地。祖龙:秦始皇。灞水春:指灞河上春天的景色。将军檄:将军的文书。丞相茵:丞相的座位。刍狗陈:指祭品。陶朱:即范蠡,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去越:离开越国。载窈窕:载着美女窈窕如云。千金散贱贫:指用金钱来帮助贫穷的人。白云叟
金陵旧长安,谯郡今丰沛。 吴州对楚山,二水相萦带。 团团清淮月,久落青天外。 译文: 金陵是昔日的长安,现在变为了谯郡。 吴州面对楚国的山峦,两江水环绕着它们。 清淮如圆月般明亮,却在青天之外渐渐消逝。 长江穿越蜀地进入岷峨山脉,奔流不息地奔向吴会。 一旦金翅高飞,万丈铁锁便被粉碎。 列郡变得空荡荡,故国的丛林依旧郁郁葱葱。 我升高望向中原大地,极目远望黄河和泰山。 大运有奔溃之势
【注释】: 1. 自从判清浊:从古至今。 2. 人文:指文化、文明。 3. 肇古羲:开创古代。 4. 百圣:指许多圣贤。 5. 扶竖颠与衰:扶持正义,打击邪恶。 6. 孔孟:孔子、孟子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死不作:死后不再有作为。 7. 千载无明师:一千年没有优秀的老师。 8. 嗟此仁义路:感叹这条仁义之路上的竞争多么激烈。 9. 举世争背驰:全世界都在争夺。 10. 无人障横溃
【注释】 昔时:过去的时候。累科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读书患不足:因读书而感到学识不足。天今予我暇:现在给我空闲的时间。煌煌:光明照耀的样子,这里指圣明的光辉。百圣心:指历代圣人的思想。清彻:清澈透彻。寒泉玉:冷清清澈如玉。遗泽:遗留下来的影响。浸作:逐渐地成为。生民:民众百姓。静观灵台:静静地观察内心世界。灵台:心灵的中心。万象森在目:眼前的万物都在眼前展开。天寒境自明:天寒气爽
【注释】 ①惊禽:惊起的鸟。营颗粒:营巢生蛋,筑窝养幼。②游子:旅居他乡的人,指诗人自己。落江湖:漂泊江湖,寄人篱下。③煌煌:光灿灿的意思。④启明:北斗星名。⑤岂无爪距力:难道没有强大的力量?⑥孙吴:春秋战国时两个有名的国家,孙是指吴国,即吴国;吴国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被分封在南方,称为“句吴”,所以后来也称为“吴”。后因称善于用兵的国家为“孙吴”。⑦泥涂:泥土、泥浆。⑧天命:上天注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