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坐观元化,泰初本鸿蒙。
人文既开朗,元和乃渐通。
世事有盛衰,治乱互相从。
消息斡其权,厥运始复终。
气机本自然,太始不施功。
至人秉无为,端拱无极中。
下观蚁子群,蜗角竞豪雄。
万劫终委坏,浮云归太空。
得丧虚欣戚,胸次徒憧憧。
感咏二十首
介绍
。
《感咏二十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全诗共20首,每首都以“感咏”二字开头,“感咏”的意思是感慨、感叹或歌颂某物的某种情感。此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 感咏
(宋)黄庭坚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感咏二十首》其二十三
- 感咏
(宋)黄庭坚
风前月下赋新词,
醉里挑灯看剑衣。
——《感咏二十首》其二十四
- 感咏
(宋)黄庭坚
人生如梦一场空,
世事沧桑几度秋。
——《感咏二十首》其二十五
- 感咏
(宋)黄庭坚
相关推荐
默坐观元化,泰初本鸿蒙。 人文既开朗,元和乃渐通。 世事有盛衰,治乱互相从。 消息斡其权,厥运始复终。 气机本自然,太始不施功。 至人秉无为,端拱无极中。 下观蚁子群,蜗角竞豪雄。 万劫终委坏,浮云归太空。 得丧虚欣戚,胸次徒憧憧。 【注释】 1. 默坐观元化:静坐观察万物的变化。元化,指万物变化的开始。 2. 泰初本鸿蒙:鸿蒙,宇宙尚未形成时的状态,此处指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的原始状态。 3.
【译文】: 孔子五十岁,高兴得经常读《易经》。 读到损益时,他喟然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注释】: 1. 益:增益,补充。 2. 损:减少,减损。 3. 持盈:保持盈满。 4. 守谦:谦逊。 5. 盛:盛大,强盛。 6. 互倚:相互依仗。 7. 达者:通达的人。 8. 本元元:原初的本源。 【赏析】:
感咏二十首 吾爱陶彭泽,达观忘俗筌。 一官但适意,不为生产牵。 饥时出门去,乞食向人前。 有则喜留客,鸡黍长开筵。 故人或见惠,悉付酒家钱。 遇饮即求醉,且了一日缘。 万事不著念,平生任自然。 清风在五柳,今古慕高贤。 【注释】: 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令、江州刺史。 彭泽县:治所在今江西省鄱阳县。 达观:指陶渊明的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适意:指陶渊明的安适自得的心情。 生产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扬雄老执戟,刘向终秘书: - 扬雄: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 执戟: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比喻扬雄晚年仍从事政治或军事工作。 - 刘向: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终秘书:最终成为了一个秘书官,负责整理和管理文献。 2. 白首不再迁,著述犹勤渠: - 白首:年纪已高。 - 不再迁:不再迁移官职。 - 著述:撰写文章。 - 犹勤渠:仍然勤奋不懈。 3.
解析与赏析 第一、二、三句: 诗句解释: - "天地本缺陷":表达自然界的不完美,即宇宙和万物都有其局限性。 - "世事安得全":世间的事情难以做到完全完美,总是存在遗憾或不足之处。 关键词注释: - 天:指自然现象,如云、雨、风等。 - 地:指地球表面。 - 缺陷:不完美,有瑕疵。 - 世事:指人类社会和生活。 - 安:哪里能够,何处能。 - 全:完整无缺。 - 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仙人的诗,诗人借咏叹仙人的事迹,抒发了自己渴望长生不老的强烈愿望。全诗以“感”字为线索,通过写秦王、汉武帝求仙、神仙渺茫等来表达自己对长生不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秦王东望大海,汉武帝寻求蓬莱山,志在延年益寿,异术四方来。夜沾金茎露,高筑通天台。斋宫祀碧鸡,神光争取猜。糜费数载时,飞传无停埃。生死理之常,轻举终无媒。少翁既殂没,徐福去不回。空闻轮台诏,车载鲍鱼回
【注释】 我:代词,我自。宝剑:宝剑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千金价无比:形容宝剑非常珍贵。霜锷:剑的刃部因长期与水接触而结了冰,故又称“冰锷”。可吹毛:可以吹断毛发。独抱未尝试:独自收藏着没有试过。几欲报明恩:几次想要报答皇恩。杀仇向燕市:杀了仇人到燕市上报复。出入少年场:出入于少年游乐的地方。所恨无知己:可惜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携向咸阳去:携带它到了咸阳。杯酒徒为尔:空费一杯美酒。岁晚复归来
孙庞事兵法,同时师鬼谷。 纵横挟其术,自谓遂所欲。 甘言誓死生,交亲同骨肉。 一朝言别去,两国竞争逐。 戾性秉杀机,彼此相倾覆。 一意在功利,焉知祸与福。 注释: 1. 孙庞事兵法: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庞涓都精通兵法。 2. 鬼谷:古代地名,相传为兵法家鬼谷子(孙武)的隐居地。 3. 纵横挟其术:指的是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他们运用合纵连横的策略进行政治博弈。 4.
【译文】 忧戚忧戚,出门空叹息。 叹息此何因,世情非往昔。 昔日丰收年,如今半饥瘠。 昔日无氛祲,如今竞锋镝。 壮丁赴召募,半死无回役。 将、裨相容与,岁月糜兵食。 无地可安居,殍夫盈道侧。 贾生当此际,流涕无虚日。 仰首问穹苍,何时见宁一。 【注释】 感咏:诗歌的一种体裁。 戚戚复戚戚:忧愁又忧愁的样子。戚戚:忧愁貌。 出门空叹息:外出时只是叹息而已。 叹息此何因:为什么叹息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考题。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一是要熟悉《诗经》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认真阅读全诗,理解诗意;三是要在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四是要明确该诗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此诗前八句写小鸡与小鸟相依为命的情景。“赤”指红色的鸡,“黄”指黄色的小鸟,“窃食陇边禾”,意思是它们偷吃田边的庄稼
感咏二十首 隆寒拥裘坐,谁肯念无衣。 膏粱已充腹,宁恤他人饥。 富忘昔日贫,贵弃贱交知。 自古皆如然,非今独有之。 唯爱鲍叔贤,让金无所疑。 绨袍恋恋者,尚系故人思。 古道日已远,世情转堪悲。 在生不欺死,延陵挂剑时。 注释: 隆寒:严寒的天气。 拥:抱着。 裘:皮袄。 谁肯:谁愿意。 念:思念,惦念。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食。 已:已经。 宁:难道。 恤:顾惜,担心。 贵:显贵。 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感咏二十首》中的一首。下面是每句的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 毁誉理之常,何须与辨别。 > > 理解毁誉都是自然的道理,没有必要去分辨是非。 > 注释:毁誉是指对人的赞扬或批评。理之常指的是这是正常的事情,不需要过分纠结。 > 安静以俟之,百毁自消灭。 > > 保持内心的平静,耐心等待时机,即使遭受无数的诋毁也会消失。 > 注释:安静指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注释】 干将铸剑:春秋时期,楚王得到一把宝剑,请著名工匠欧冶子(即“干将”)打造。 神物:指宝剑。 泣:流泪。 献吴宫:将宝剑献给吴王阖闾。 瑞气环椒室:吴王宫中有吉祥的云气环绕。 秘之未及试:宝剑没有经过试用。 崇质长飞逸:宝剑质量高超,锋利无比。 吴伯与干将:吴王和干将为吴国的灭亡而遭受刑戮。 希世宝:世间少有的宝物。 反为祸所及:却反而招致祸患。 靖乱在仁德:平定叛乱需要仁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神龙本阳精,变化不可测。 神龙(指龙)原本就是阳气凝聚而成的精华,它的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有时潜深渊,弄珠明月窟。 有时候它会隐藏在深深的深渊之中,就像弄出明珠一样出现在皎洁的月宫之中。 小则如毫毛,须臾入金石。 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像细小的毛发一样存在,片刻之间就能进入金石之中。 大则驾风云,长空沛霖泽。 它的力量足以驾驭风云
诗句释义 1 感咏二十首: 这是一首自序诗,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灵王初失国: 灵王是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他失去国家的控制意味着周朝的灭亡。 3. 避难楚泽中: 周室衰微,灵王逃亡到楚国的湖泽之中,寻求庇护。 4. 偶逢鋗人恐: 鋗人可能是指当地的土著居民,他们可能因为害怕而对流亡中的灵王产生恐惧。 5. 饥卧泣途穷: 在饥饿和困境中,灵王不得不在旅途中哭泣
【注释】: 1. 浮荣:虚有其表、徒有其名的荣耀。 2. 诘旦:早晨。 3. 群儿:众多的孩子。 4. 自喜:自我欣赏。 5. 懊恼:烦恼,生气。 6. 岂惟:难道只是。 7. 高蹈人:高尚的人。 8. 敝屣:破旧的鞋子。此处比喻低贱的官位。 9. 谷口:地名,今湖北宜城市东南。 10. 静理:安静地治理。 11. 倦鸟栖茂林:疲倦的鸟儿飞到繁密的树木上栖息。 12. 游鱼隐深沚
【赏析】 此诗是作者因连年兵革,继之以凶荒而作。前四句写连年的兵荒马乱,十户九萧索,贫者焉能全;后六句写百姓生活的困苦。最后六句写官府催科,吏胥下乡,百姓无处躲藏。最后两句写百姓生活之苦。 “连年事兵革,继之以凶荒。”这是一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时战乱频繁和灾害频发的情景,表达了对人民的深深同情。 “十户九萧索,贫者焉能全?”这两句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化、现实化的描述
【注释】 计然:即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十策:指《计然篇》。上干:向君王进言。句践:越王勾践的名号。三:指《计然》中提出的“治国之三务”。富国逞雄兵:用兵致富。范蠡:春秋末年楚国人,与文种同为越国大臣。师:教导,指导。辅佐越王勾践。破吴城:指帮助越灭吴的故事。功成泛湖去:功成身退,泛湖而归。拂衣:表示辞官的意思。辞荣:辞去荣耀。隐居:隐居山林。齐鲁:齐国和鲁国的代称。著:留下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祢衡与杨修,秉性俱狡鸷。 - 注释:祢衡和杨修都拥有狡猾而强悍的性格。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两位人物的共同点,他们都有着不屈不挠、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特质,这种性格使他们在政治斗争中显得尤为危险且难以驾驭。 2. 负才多太露,遇事逞其智。 - 注释:他们因过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导致失败。 -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他们过于自信甚至自负的性格
【诗句解读】 1. 龙虎争雄地,中原当战场。 2. 所贵依上游,一任制八方。 3. 秦兵百万众,世业都咸阳。 4. 开关迎六国,驱之如犬羊。 5. 诸葛辅玄德,三分居蜀邦。 6. 失守在荆州,偏安空自防。 7. 关张负精勇,八阵徒鹰扬。 8. 阿瞒老奸谀,西北恣陆梁。 9. 弹压吴蜀师,祸心已先藏。 10. 可怜汉祚衰,赤火渐无光。 11. 割据既失策,混一终难忘。 【译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