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再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作主放出去了。一则他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混说,女孩儿们听了如何使得?二则他们既唱了会子戏,白放了他们,也是应该的。况丫头们也太多,若说不够使,再挑上几个来也是一样。”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因此品择了二年,一点不错了,我就悄悄的把他丫头的月分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他。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学好之意。且不明说者,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说耽误了书,二则宝玉再自为已是跟前的人不敢劝他说他,反倒纵性起来。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而且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
红楼梦 · 第七十八回 ·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介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篇世情小说之祖。其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贾家荣府的兴衰史。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部文学作品:
- 情节内容:
- 第七十八回主要描述了贾宝玉在大丫环晴雯死后,为纪念她而创作了《芙蓉女儿诔》。
- 这一回还涉及了贾母对袭人的评价和葫芦的隐喻,反映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荣府的兴衰。
- 人物关系:
- 贾宝玉与晴雯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晴雯死后贾宝玉的创作活动,都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物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
- 晴雯与林黛玉之间的相似性,也使得这一回中的描写更加生动和感人。
- 写作手法:
- 《红楼梦》在第七十八回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葫芦这一物品的反复出现,暗示了荣府的衰落和家族命运的变化。这种手法增强了文本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效果。
《红楼梦》的第七十八回不仅是一个关于死亡和纪念的故事,更是一个充满象征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一回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整部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
诗句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再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作主放出去了。一则他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混说,女孩儿们听了如何使得
【诗句】:一时,只见迎春妆扮了前来告辞过去。凤姐也来省晨,伺候过早饭,又说笑了一回。贾母歇晌后,王夫人便唤了凤姐,问他丸药可曾配来。 【译文】:突然,看到迎春打扮成这样前来告别。凤姐也来到厨房准备早餐,和贾府的人聊了一会儿天。饭后,贾府的老太太(贾母)午睡,王夫人叫凤姐过来问丸药的事情。凤姐回答说:“还没有呢,现在还在服用汤药。太太放心,我已经痊愈了。”因为凤姐说已经好了,王夫人相信了她的话
诗句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译文 在《红楼梦》中,王夫人听到宝玉(即“痴公子”)的一番话后,她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宝玉的态度。她决定让宝钗(即“老学士”)来详细解释前些天发生的事情,以便消除她的疑虑。此外,她还命令宝钗继续住进大观园,并要求她帮忙处理家中事务。宝钗则表示,她之所以离开是因为家中近期有许多大事需要处理,而她原本计划早些离开的。然而
诗句: 话说之间,只见宝玉等已回来,因说他父亲还未散,“恐天黑了,所以先叫我们回来了。”王夫人忙问:“今日可有丢了丑?”宝玉笑道:“不但不丢丑,倒拐了许多东西来。”接着,就有老婆子们从二门上小厮手内接了东西来。王夫人一看时,只见扇子三把,扇坠三个,笔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绦环三个。宝玉说道:“这是梅翰林送的,那是杨侍郎送的,这是李员外送的,每人一分。”说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说
诗句:当下麝月秋纹已带了两个丫头来等候,见宝玉辞了贾母出来,秋纹便将笔墨拿起来,一同随宝玉进园来。 译文:就在这时,麝月和秋纹已经带着两个丫头在门口等候,看到宝玉离开了贾母,秋纹就拿起了笔和纸,跟随着宝玉进了园子。 诗句: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麝月拿着,只穿着一件松花绫子夹袄,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 译文:一边走,一边就脱下帽子和腰带,把在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了下来
诗句: 他便带了两个小丫头到一石后,也不怎么样,只问他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袭人姐姐打发人瞧晴雯姐姐去了不曾?”这一个答道:“打发宋妈妈瞧去了。”宝玉道:“回来说什么?”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子说:“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子道:“没有听见叫别人了
诗句翻译: 想毕忙至房中,又另穿戴了,只说去看黛玉,遂一人出园来,往前次之处去,意为停柩在内。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咽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二人将门锁上,一同送殡去未回
诗句: 正在不知所以之际,忽见王夫人的丫头进来找他说:“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题目来了。快走,快走。”宝玉听了,只得跟了出来。到王夫人房中,他父亲已出去了。王夫人命人送宝玉至书房中。 注释: 1. “正在不知所以之际”:意指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 2. “忽见王夫人的丫头进来找他说”:突然之间,一个王夫人家的女仆来找宝玉,说贾政回来了,让他去找他。 3. “老爷回来了,找你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首诗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第七十八回。贾环、贾兰到贾母处请安时,贾母命他们看了题目。贾环、贾兰虽能诗,但较宝玉远不及,贾环、贾兰虽然能诗作得好,但只是拘泥于形式,缺乏灵气,而宝玉则不然,他能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写出了具有“风韵”的好诗。所以贾政认为贾环
贾兰的译文: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注释: 姽婳将军:指唐朝名将李靖的养女——林四娘,以其美貌和忠贞闻名。 玉为肌骨铁为肠:形容女子如同玉石般温婉细腻,而其心志如铁石般坚定坚强。 捐躯自报恒王后:意指她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君王的恩情。 此日青州土亦香:表达一种英雄末路、壮烈牺牲后的崇高与悲壮。 贾环的译文: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注释: 老学士:指贾政,他以学者的身份参与此事。 闲征:随意地写或吟咏。 姽婳词:指《姽婳词》,一种古代诗歌形式,用以赞美英勇的行为。 痴公子:指宝玉,一个沉迷于文学和艺术的少年。 杜撰:即虚构,无中生有地创造。 芙蓉诔:是宝玉为了模仿《芙蓉诔》而创作的一首悼念之诗,通常用于哀悼死者。 译文: 老学士(贾政)随意吟诵了《姽婳词》,但摇头道
诗句: 不系明珠系宝刀。 译文: 不要让珍珠挂在腰间,要像宝剑一样锋利地握在手中。 注释: - 丁香(jīn dīng)结子(zǐ):丁香树的果实。 - 芙蓉绦(fú róng tāo):用荷花制成的细丝带。 - 口舌香(kǒu shé xiāng):比喻言辞华美。 - 娇难举(jiāo nán jǔ):形容女子美丽而高傲。 - 力量不加(lì liàng bù jiā)
这首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的部分内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鮹。(贾宝玉在念叨这些诗句时,感到疲倦和无力) - 注释:《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的“脂痕粉渍”指的是宝玉身上的脂粉痕迹。这里的“鲛鮹”可能是指宝玉身上的衣物被染上了脂粉的痕迹。 - 赏析:贾宝玉在经历了一场战斗后,身心疲惫,对外界事物已经失去了兴趣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然难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太息,歌成馀意尚傍徨。 念毕,众人都大赞不止,又都从头看了一遍。贾政笑道:“虽然说了几句,到底不大恳切。”因说:“去罢。”三人如得了赦的一般,一齐出来
红楼梦 · 第七十八回 ·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维 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噫!女儿曩生之昔
这首诗的标题是《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的“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诗的作者是曹雪芹(雪芹),这是一首以悼念亡妻林黛玉为主题的悼亡诗。以下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读: 1. 天何为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 - “天何为”:为何要这样高远而苍茫。 - “乘玉虬”:骑上祥龙,这里比喻作者对妻子的怀念和追思。 - “游乎穹窿”:在天地之间自由飞翔。 2. 地何为是之茫茫兮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的一段文字,讲述了贾宝玉在梦中与晴雯鬼魂相见的情景。下面是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 ``` 余犹桎梏而悬附兮, 灵格余以嗟来耶? 来兮止兮,君其来耶! ``` 注释: - “余犹桎梏而悬附兮”:意思是说我仍然被束缚着,像悬挂的物体一样。 - “灵格余以嗟来耶?”:意思是神灵啊,请给我一个机会吧。 - “来兮止兮,君其来耶!”:意思是来吧,不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