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残看贾魏氏正要上刑,急忙抢上堂去,喊了“住手”。刚弼却不认得老残为何许人,又看他青衣小帽,就喝令差人拉他下去。谁知差人见本县大老爷早经站起,知道此人必有来历,虽然答应了一声“嘎”,却没一个人敢走上来。
老残看刚弼怒容满面,连声吆喝,却有意呕着他顽,便轻轻的说道:“你先莫问我是什么人,且让我说两句话。如果说的不对,堂下有的是刑具,你就打我几板子,夹我一两夹棍,也不要紧。我且问你:一个垂死的老翁,一个深闺的女子,案情我却不管,你上他这手铐脚镣是什么意思?难道怕他越狱走了吗?这是制强盗的刑具,你就随便施于良民,天理何存?良心安在?”
王子谨想不到抚台回信已来,恐怕老残与刚弼堂上较量起来,更下不去,连忙喊道:“补翁先生,请厅房里去坐,此地公堂,不便说话。”刚弼气得目瞪口呆,又见子谨称他补翁,恐怕有点来历,也不敢过于抢白。老残知子谨为难,遂走过西边来,对着子谨也打了一躬。子谨慌忙还揖,口称:“后面厅房里坐。”老残说道:“不忙。”却从袖子里取出庄宫保的那个覆书来,双手递给子谨。
子谨见有紫花大印,不觉喜逐颜开,双手接过,拆开一看,便高声读道:“示悉。白守耆札到便来,请即传谕王、刚二令,不得滥刑。魏谦父女取保回家、候白守覆讯。弟耀顿首。”一面递给刚弼去看,一面大声喊道:“奉抚台传谕,叫把魏谦父女刑具全行松放,取保回家,候白大人来再审!”底下听了,答应一声“嘎”,又大喊道:“当堂松刑罗!当堂松刑罗!”却早七手八脚,把他父女手铐脚镣,项上的铁链子,一松一个干净,教他上来磕头,替他喊道:“谢抚台大人恩典!谢刚大老爷、王大老爷恩典!”那刚弼看信之后,正自敢怒而不敢言;又听到谢刚大老爷、王大老爷恩典,如同刀子戳心一般,早坐不住,退往后堂去了。
子谨仍向老残拱手道:“请厅房里去坐。兄弟略为交代此案,就来奉陪。”老残拱一拱手道:“请先生治公,弟尚有一事,告退。”遂下堂,仍自大摇大摆的走出衙门去了
老残游记 · 第十七回 ·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残游记》是晚清文学家刘鹗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04年。这部小说描写了作者在游历途中所见到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以“老残”的所见所闻为主线,描绘了清末封建统治下的社会风貌。全书共分为十回,其中第十七回是其中的一节,题目为“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在这一回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老残在旅途上遇到了一位名为阿Q的人。阿Q是一个普通的流浪者,但他却有着一种特殊的身份——一个被官府通缉的囚犯。由于他的外貌与一名官员相似,所以官府一直想要将他捉拿归案。然而,阿Q却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伪装和机智逃脱了官府的追捕。
这一节的故事虽然简短,但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物的命运起伏。通过阿Q的经历,作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气。这一节的内容为整本书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