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一面将翠环拉起,一面向人瑞道:“你的话我怎么不懂?难道昨夜说的话,当真不算数了吗?”人瑞道:“我已彻底想过,只有不管的一法。你想拔一个姐儿从良,总也得有个辞头。你也不承认,我也不承认,这话怎样说呢?把他弄出来,又望那里安置呢?若是在店里,我们两个人都不承认,外人一定说是我弄的,断无疑义。我刚才得了个好点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诉宫保吗?以后我就不用在山东混了,还想什么保举呢?所以是断乎做不得的。”老残一想,话也有埋,只是因此就见死不救,于心实也难忍,加着翠环不住的啼哭,实在为难,便向人瑞道;“话虽如此,也得想个万全的法子才好。”人瑞道:“就请你想,如想得出,我一定助力。”

老残想了想,实无法子,便道:“虽无法子,也得大家想想。”人瑞道:“我倒有个法子,你又做不到,所以只好罢休。”老残道:“你说出来,我总可以设法。”人瑞道:“除非你承认了要他,才好措辞。”老残道:“我就承认,也不要紧。”人瑞道:“空口说白话,能行吗?事是我办,我告诉人,说你要,谁信呢?除非你亲笔写封信给我,那我就有法办了。”老残道:“信是不好写的。”人瑞道:“我说你做不到,是不是呢?”

诗句

老残一面将翠环拉起,一面向人瑞道:“你的话我怎么不懂?难道昨夜说的话,当真不算数了吗?”

译文

老残一边拉着翠环,一边对人瑞说:“你之前的话我怎么能不懂?难道昨夜你说的那番话,真的不算数吗?”

注释

  • 老残: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主人公。
  • 翠环:小说中的女主角之一。
  • 拉起:动作描写,表示老残在行动。
  • 人瑞:小说中另一个重要角色,与老残发生了一系列互动。
  • 昨夜:指前几章或更早之前的某一事件或谈话。
  • 算数:这里可能指承诺或协议是否成立。
  • 彻底想过:表示经过深思熟虑。
  • 只有不管的一法:指没有其他办法了。
  • 拔一个姐儿从良:意为将某人从良(改嫁)。
  • 辞头:借口或理由。
  • 承认,我也不承认:表达了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
  • 弄出来,又望那里安置呢?:表示如何处理被认为有问题的人。
  • 忌妒的人很多:指有嫉妒心的人很多。
  • 宫保:这里指当时的清朝官员,可能是某个地方的总督或巡抚。
  • 以后我就不用在山东混了:表示因为某种原因,不再需要留在山东。
  • 保举:推荐或提拔某人。
  • 万全的法子:即完美的解决方案。
  • 大家想想:意味着需要所有人共同想办法。
  • 空口说白话,能行吗?:意思是仅仅口头上说并不能解决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个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冲突。老残试图理解人瑞的立场,而人瑞则坚持自己的做法并寻求帮助。两人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以及他们对于责任和后果的认知。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包括自私、嫉妒、责任感等多重心理特征,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环境中权力、地位和利益对人们行为的深刻影响。整体而言,该诗通过生动的对话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关系,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和人性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