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
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
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
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介绍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子建的诗作。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继位掌权,杀子建至交丁正礼、丁敬礼,子建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愤情绪。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喩,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全诗意象髙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注解
野田黄雀行:《乐府诗集》收于《相和歌·瑟调曲》,是曹植後期的作品。
悲风:凄厉的寒风。
扬其波:掀起波浪。此二句喩环境凶险。
利剑:锋利的剑。此喩权势。
结友:交朋友。
何须:何必,何用。
鹞(yào):一种非常凶狠的鸟类,鹰的一种,似鹰而小。
罗:捕鸟用的网。
罗家:设罗网捕雀的人。
捎(shāo):挥击,削破,除去。
飞飞:自由飞行貌。
摩:接近、迫近。「摩苍天」是形容黄雀飞得很髙。
赏析
南朝梁·刘彦和《文心雕龙·隐秀》:格髙才劲,且长于讽谕。
刘履《选诗补注》:建安之间朝廷衰乱,而群雄竞起,天下贤才往往失身自陷,不获遂其所志。思王于此时欲收纳以为己辅,惜乎有所扼腕,而权力不足以拯拔之,故作此以自见。观其词气纵逸,几失古雅遗韵。稽之性情,颇有任侠之偏,本非可取。然其间亦有感动人者,故特存之而并著其说,以为学诗者之鉴。
明·梅胜乐《古乐苑·卷二十》:其辞意言重友义,而救其急难。以雀见鹞投罗为喻。若萧毂止咏雀而已,汉铙歌曲亦有《黄雀行》,不知与此同否。《谈艺录》曰:「气本尚壮,亦忌锐逸。魏祖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犹暧暧也。陈王《野田黄雀行》譬如锥出囊中,大索露矣。」
明·谭友夏《古诗归》:无君子心肠,无仙佛行径,无少年意气,而长于风雅者,未之有也。
明·王船山《古诗评选》:「罗家得雀喜」二语,偷势设色,尤妙在平叙中入转一结,悠然如春风之微歇。
明·陈嵇留《采菽堂古诗选》:此应自比黄雀,望援于人,语悲而调爽。或亦有感于亲友之蒙难,心伤莫救。
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九》:此叹权势不属,有负知交望救之诗。首四,以树髙多风,海大扬波,比起有权势之易于为力,即折到既无权势,空说结交之羞,点醒作意。而无权势只借剑不在掌作隐语,露而不露。「不见」六句反顶「利剑」句,将少年救雀,指出锄强扶弱作用,文势展拓。末二,以雀知感谢,为人必知恩写影,而己之不能如此,更不缴明,最为超脱。
朱乾《白话文学史》:自悲友朋在难,无力援救而作。犹前诗(《箜篌引》)「久要不可忘」四句意也。前以望诸人,此以责己也。风波以喻险患,利剑以喻济难之权。
胡适之《白话文学史》:这种爱自由,思解放的心理,是曹子建诗的一个中心意境。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野田黄雀行》,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注释:高大的树木上吹来的风带着悲伤的气息,海浪在海风的推动下掀起层层波浪。 赏析:首句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悲风和波涛,为下文的情节铺垫了氛围。 2.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注释:锋利的宝剑已经不在身边,结交朋友何必要很多呢?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释:田野里黄雀在飞翔,四方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百姓们讴歌赞颂太平盛世。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繁荣的盛世图景,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四夷重译贡”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国家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特点。“百姓讴吟咏太康”则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繁荣昌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弱躯愧彩饰,轻毛非锦文。 - 弱躯:指身体虽弱但志向高远。 - 愧彩饰:感到惭愧,因装饰过于华丽而失去本来面目。 - 轻毛非锦文:比喻外表虽美,但内在缺乏真正的价值。 不知鸿鹄志,非是凤皇群。 - 鸿鹄志: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 凤皇群:凤凰的群体,通常用来比喻高贵或显赫的群体。 - 非是凤皇群:表明自己不追求那些华而不实或表面光鲜的事物或群体。 作风随浊雨
野田黄雀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黄雀在野外寻找食物时,被网捕的悲惨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译文: 野田里黄雀在觅食, 不要追随那炎洲翠鸟的巢; 不要栖息在吴宫燕群之中, 因为一旦火起,它们将无处可逃。 赏析: 此诗以黄雀觅食为引子,引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行为的反思。诗人通过对黄雀遭遇网捕的情景描绘,表达了对人类行为可能导致的自然生态失衡的担忧和警示
这首诗描述了野田中黄雀的生活状态。以下是逐句释义: 1. 野田黄雀行 - 注释:描述的是诗人在野外看到一群黄雀在田野上空飞翔的情景。 2.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 - 注释:诗人对野田中黄雀的叫声进行了描绘,并表示这些鸟儿不知道自身身体微小。 3. 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 - 注释:描写了黄雀在深蒿林中穿梭觅食,同时也在飞行中相互争斗。 4. 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 - 注释
野田黄雀行 捶鼍铿鲸宴瑶台,红鸦弄翼春徘徊。 和风入坐宾主乐,金觥玉豆天中来。 劝君剧饮莫自诉,暗中光景能相催。 试看庭前好花谢,枝下落多枝上开。 人生不厌苦行乐,勿用蹙促相惊猜。 贤愚贵贱各有命,此理悟者真贤哉。 注释: 捶鼍(tuó zhuō):敲打鳄鱼的声音。铿(kēng)鲸:形容声音洪亮如击打巨鱼的声势。宴瑶台:在高高的台上设宴招待贵宾。红鸦:比喻鲜艳夺目的事物。弄翼:展翅飞翔的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黄雀的自述,讽刺了那些身在笼中却向往自由的鸟儿。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鸣不择上林,栖不依华屋。雄飞各呼雌,翩翩自相逐。 2. 渴饮野田水,饥啄野田粟。一饮一啄能几何,慎勿远飞投网罗。 3. 君不见金笼老鹦鹉,向人空作闲言语。 注释: - 鸣不择上林:无论在哪里鸣叫,都能找到声音。 - 栖不依华屋:不选择华丽的住所。 - 雄飞各呼雌:雄鸟自由地飞翔,呼唤自己的伴侣。
诗句赏析: 1. 开篇意象 - 高树多悲风:诗人以“高树”象征高处,而“多悲风”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凄凉和不祥。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还隐喻当时政治局势的险恶和不安。 - 海水扬其波:紧接着,“海水扬其波”这一景象被描绘出来,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海的波涛如同内心的波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 2. 情感表达 - 微物亦知栖:这句诗通过“微物”即微小的事物都能找到栖息地
【注释】 野田黄雀:指田野间捕来的黄色小鸟。 乃遭鸷鸟搏:就碰上了凶猛的猛禽去抓它。 微物焉见录:微小的东西,怎么能被赏识呢? 东家张罗网,黏竿黏黄雀:在东家张起罗网,用绳子将黄雀粘住。 西家得黄雀,置之巾箱中:在西边家里得到这只黄雀,把它放在箱子里。 哺食养毛羽:喂以食物,保养它的羽毛。 纵之归大空:放飞回天空。 报弘农:报答弘农君。 结信缘:建立信用,表示友好。 约指一双环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翻译并赏析,注意题干中提示的“关键词”。如“翩翩”“张丸事弹射”“感念在畴昔”等关键词语。 译文: 黄雀多么自由自在地飞啊,一群群地在田野里飞翔; 飞鸟自相呼唤,饮啄仍然很合宜。 谁知那些游侠子,拿着弹弓玩弹射的游戏; 被血腥气味熏死,尸体堆满了腐肉的地面。
【解析】 1.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 2. 第一句中“啾啾”二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雀的叫声;第二句中以“遂成窠”写出了黄雀的繁殖情况;第三、四句中“陇麦熟”和“木黍多”写出了秋季的收获;第五、六两句中“日靡厌”和“翩翩集高柯”,写出了黄雀的生活习性;第七句中“地僻少弹射,山深无网罗”写出了黄雀的生存环境;第八句中的“未获先催科”写出了田家的艰难。 3. “我本欲诛汝,群飞将奈何
这首诗的原文是: 野田黄雀行 鹑奔奔,鹊彊彊。来逢野田雀,相逐过南疆。北地苦霜雪,南地多稻粱。人生美食被绮衣,不及鸿雁能高飞。鸿雁下天遭网罗,不食柰尔黄雀何。 逐句释义如下: 1. 野田黄雀行:这是诗的名字,"野田"指的是田野,"黄雀"指的是小鸟,"行"是指诗歌的形式,所以整首诗的名字可以理解为"田野中的小黄雀之歌"。 2. 鹑奔奔,鹊彊彊:这是对鹌鹑和小鹊的描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野田黄雀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朝来步野田,田中有黄雀。 译文:早晨我来到郊外田野上漫步,在田地中发现了一只黄色的小鸟。 注释:野田指的是郊外的农田,黄雀指小鸟,朝来表示时间,步野田表示行走于田野之中。 2. 翩翩飞且鸣,饮啄亦自若。 译文: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并且发出清脆的叫声,吃食饮水都像往常一样自如。 注释:翩翩飞舞形容小鸟飞翔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翻译和解释: 野田黄雀行 -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黄雀在野外的生活。 丹鸾应瑞图,翱翔必明世 - "丹鸾"指的是红色的鸾鸟,象征着吉祥和高贵。这里的"应瑞图"是指凤凰来仪,象征着吉祥的征兆。"翱翔必明世"意味着这只红鸾鸟必定生活在一个光明的时代。 玄鹤骖上仙,近阅动千岁 - "玄鹤"指的是黑色的鹤,通常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本诗为《野田黄雀行》的译文,这首诗是杜甫借物言志的名篇,通过黄雀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全诗八句,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黄雀被逼无奈而飞入富人家中;第二段写黄雀被迫为婢妾;第三段写黄雀在贫家受虐待。“噫嘻”一词,感叹词,表示叹息或惊叹。
【注释】 ①觜啄啄:嘴啄啄,形容黄雀啄食物的样子。觜,鸟嘴。 ②朝食山下禾:早晨吃山脚下的禾草。 ③暮食山上粟:傍晚吃山上的粟米。粟,小米。 ④千百为群丛薄里:千万只黄雀聚集在草丛中。 ⑤忽然惊飞若蜂起:忽然间像蜜蜂一样振翅而飞。比喻黄雀突然飞起来。 ⑥飞飞却落稻田中:一会儿又飞下来落在稻田中。 ⑦众口齐啄稻为空:许多嘴巴一齐啄食稻谷。啄,同“啄”。 ⑧农夫力田望秋至:农民们努力种地希望秋天到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野田黄雀:描述了一只小麻雀落在野田中的桑树间。 稚子挟弹弹黄雀:描述一个小孩拿着弹弓,正在射击落在地上的小麻雀。 一弹几中黄雀尾:描述了孩子第一次射击就击中了小麻雀的尾巴。 黄雀惊起飞上天:描述了被射中的小麻雀受到惊吓,立刻飞上天空。 天高高,复值鹯与鸢:描述了小麻雀飞到很高的地方,遇到了鹞和老鹰等猛禽。 译文: 田野上的小麻雀,落在桑树之间。
【注释】 野田:田野。黄雀:指鹌鹑,俗称黄雀。止蒿集莱:停宿于蒿草间、菜地里。相酬:相互酬答。远川遥陌:遥远的小河和遥远的道路。孔:甚、很。修:长。原田茫茫:广阔的原野上草木茂盛。黍稠:庄稼茂密。秋来:秋天到来。古树风飕岩:古老的树林里发出飕飕的响声。岩:山石上。夕阳惨淡:夕阳暗淡无光。沉西丘:沉没在西边。群飞群下不相求:一群群地飞着,并不寻找食物。衔穗食谷:衔着稻穗吃谷物。安无忧:怎么不安心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全诗分为四段,每段三句,共十二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野田多黄雀,罗网无停机。 - "野田":广阔的田野。 - "黄雀":指田野里的黄雀,这里用来形容黄雀在田野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 "罗网":捕鸟的网。 - "无停机":没有停下来捕捉的意思。 2. 少年有利剑,不肯放雀飞。 - "利剑":锋利的剑。 - "不肯放雀飞"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黄雀啄啄野田间,饥鹰侧目下空山。” - 关键词: 黄雀、啄啄(形容鸟鸣声)、田野、饥饿的鹰 - 注释: 描述黄雀在空旷的田野中觅食,而远处一只饥饿的鹰注视着这一幕。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黄雀无忧无虑地生活,而鹰则处于饥饿的威胁之下。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张力,使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第二句“黄雀投虞罗,低摧伤羽翰。” -
【注释】 野田:野外的田地。黄雀:即鹌鹑,形似家鸽但略小。 自识:自知。形躯:身躯,体态。窃(qiè):谦辞,私下。愧:以……为耻。窃愧羽毛黄:暗讽自己羽毛黄色而不如黄雀,感到羞耻。黄雀:鹌鹑,形似家鸽但略小。 随饮啄:随着饮食的啄食。短丛:矮小的树林或草丛。足翱翔:脚在树林间飞翔。 且不羡鸿鹄:尚且不羡慕大雁。鸿鹄:指大雁。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何况凤与凰:更何况凤凰和鸾凰呢?凤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黄雀、鸷鸟、虞罗、隼、兔罝等生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野田黄雀行:描述了在田野上飞翔的黄色小鸟。 2. 翼翼黄雀,集彼榛柯:形容黄雀轻盈敏捷的样子。 3. 上有鸷鸟,下有虞罗:鸷鸟指猛禽,虞罗指捕猎工具,暗示黄雀的危险处境。 4. 低飞不可,高飞奈何:黄雀既不能低飞以免被猛禽捕食,又不能高飞以避免被网罗伤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野田黄雀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野田黄雀行 -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黄雀在田野上活动的诗歌。 - 译文:田野上的黄雀欢快地飞舞着。 2. 啧啧野田雀,群飞随处饶 - 注释:诗中以“啧啧”形容鸟的叫声,表现了黄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译文:田间的黄雀成群结队地飞翔,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3. 时来晚禾里,啄啄争肥硗 - 注释
野田黄雀行 《古诗十九首》之一 群飞野田雀,惊起上摩天。 终朝食君粟,未及半顷田。 如何苦弹射,微质几见捐。 不遇弘农子,报恩何敢言。 翩翩华堂燕,衔泥巢檐端。 出入君帷幕,巧舌语间关。 得侍君宴私,无复虑疑患。 谗邪在君侧,燕雀自相嫌。 注释: 1. 群飞野田雀:一群野田里的黄雀在飞翔。 2. 惊起上摩天:被惊起后,它们飞得很高,几乎触碰到了天空。 3. 终朝食君粟:整日吃着君主的粮食。 4
野田黄雀行 稻熟平田秋已暮,黄雀飞来日无数。 可怜齐啄稻为空,鹰隼不来愁老翁。 注释: 野田黄雀行:野田中的黄雀在飞翔。 稻熟平田秋已暮,黄雀飞来日无数:成熟的稻田在秋天已近傍晚,黄雀从远方飞来,一天能飞来很多只。 可怜齐啄稻为空,鹰隼不来愁老翁:可惜的是一群黄雀同时啄食稻田里的禾苗,让庄稼全都被吃完了,这时鹰隼都不来了,愁得老翁不知所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黄雀
野田黄雀行 北山豺狼横于虎,南海蛟龙不敢舞。 吁嗟黍苗间,啾啾唧唧相惊喧。 卑栖恐遭网,高飞或被罗。 飞鸣罕得志,饮啄不敢过。 纵使萧条蓬蒿下,不如随风入海化为蛤,飘没沉浮无绝劫。 有时网罗宽,有时豺虎灭。 蛟龙飞腾脱鳞甲落大田仍变雀,天地尔时不卑狭。 译文: 北山上的豺狼纵横交错如同猛虎,南海的蛟龙也再也不敢炫耀自己的威风。 啊!在田间的小路上,黄雀们惊恐地相互惊叫着,互相追逐着。
《野田黄雀行》是一首描绘黄雀在田野中遭遇危险、挣扎求生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乐乐其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乐观和自得其乐的情感。 2. 自生禽兽: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态的观察和感慨。 3. 过其故丘悲鸣:通过黄雀哀鸣的情景,传达出岁月更迭、物是人非之感。 4. 黄雀游野田:描述了黄雀在大自然中的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状态。 5. 焉知鸿鹄高举情
野田黄雀行 宿草上大田,岁岁移新陈。 夜风自东来,扇此伤心春。 浍洫岂不具,隧路中横分。 故鬼耿不化,重以新死魂。 百年老狐狸,其间化为人。 气机沮群疑,仡仡徒苦辛。 大鸟不生角,哀哉野田雀。 【翻译】 田野里的黄雀在田间来回飞旋,年复一年地改变着旧的家园。 夜晚的北风吹拂着大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悲伤。 沟渠和水道难道不够吗?然而它们却被分成了两半。 死去的鬼魂无法得到超度
【注释】 游莫逐,雕陵鹊:不要追逐雕陵的喜鹊。 栖莫近,瑶台鹤:不要靠近瑶台的仙鹤。 铩羽翰:用箭伤其翅膀。比喻受到挫折。 鹞陵风高遇矰缴:在高高的山陵上风大,遇有网罗捕捉。比喻处于困境。 黄云夹陇粱稻肥,关河阻绝不得飞:黄色的云雾笼罩着田间,高粱田里的庄稼长得又肥又壮,但因关河阻隔,无法展翅飞向远方。 鸥波浩荡,鸟道险巇:大海中鸥鸟翱翔,天空中鸟儿自由飞翔,而人却只能沿着曲折狭窄的道路行走。
《野田黄雀行》 飞飞黄雀喜,切切少年悲。 坐视投网罗,不能通一词。 榆枋未可栖,送尔摩穹苍。 穹苍多鸷鸟,哺花置巾箱。 同处天地间,安得不相关。 图报吾所耻,还尔白玉环。 注释: 1. 飞飞黄雀喜:黄雀欢快地飞翔,表现出高兴的情绪。 2. 切切少年悲:少年们悲伤的叹息声。 3. 坐视投网罗:看着别人被捕捉。 4. 不能通一词:无法用语言交流。 5. 榆枋未可栖:榆树和枋木不适合作为栖息的地方。
【译文】 黄雀,黄色的雀,小小的身躯,生命何其微薄。田野里的水太宽阔,没有粮食也没有干泥。黄雀饥饿,绕树啼叫。 黄雀栖宿,被霜雪摧残。随风飘泊,忽东忽西。瞥见大屋,屋内有鹿,成堆堆积。 黄雀落下,网罗高高展开。雀儿飞投罗网,低头屈颈哀告。哀求捕者,我实在饥馁。 饥馁奈何?我的命运危险。饥饿不择食,我该受责罚。唯有怜惜怜悯,仁者当念此情! 【注释】 野田:野外的田野。 黄雀:指小麻雀。 躯命:生命
译文: 野田稻谷熟,黄雀成群飞。 黄雀向人飞,好像在说:“哎呀!我们饿了。” 田父怜悯黄雀,不让儿童射它。 黄雀不爱吃稻粱,可生命却难保。 小鸟儿感动了这番情,停止觅食鸣声哀。 禹耕的田地里,百鸟勤耕种禾苗。 鸟儿对农人没有帮助,吃啄生灵都悲哀。 我要走了别它们,金环回来时再见。 赏析: 《野田黄雀行》是一首托物言志、寓意深远的古诗。全诗以田野中常见的小鸟——麻雀为描写对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猎人在荒野中狩猎的画面。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野田黄雀行 - 翻译:荒野中的田野上,一只黄雀正在啼叫。 - 注释:野田指的是广阔的野外田地,黄雀是诗人观察到的一种鸟类,它在田野上空飞翔并发出叫声。 临台置酒,脱我宝刀 - 翻译:我在高台上摆放美酒,准备拔出我的宝刀。 - 注释:临台置酒指的是在高台上摆放美酒,以待宴会开始。脱我宝刀则表明诗人准备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