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注解
江村:江畔村庄。
清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
曲:曲折。
抱:怀拥、环绕。
长夏:长长的夏日。
幽:宁静,安闲。
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
相亲相近:相互亲近。
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
稚子:年幼的儿子。
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
「但有故人供禄米」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赏析
《杜工部草堂诗话》:《萤雪丛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以「老」对「稚」,以其妻对其子,如此之亲切,又是闺门之事,宜与智者道。
《木天禁语》:七言律诗篇法:二字贯穿,三字栋梁在内:《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诗薮》:(杜七言律)太易者,「清江一曲抱村流」之类;……杜则可,学杜则不可。
《杜诗说》: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诗源辨体》:(杜少陵)七言律,如「清江一曲」、「一片花飞」、「朝回日日」等篇,亦宛似宋人口语。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全首高旷,真野人之能言者,三联语意近放。周敬曰:最爱其不琢不磨,自由自在,随景布词,遂成《江村》一幅妙画。单复曰:此可见公胸次洒落,殆外声利,不以事物经心者。周珽曰:物得遂其幽闲之性,人得尽其伦理之和,非无萦襟怀,不能享此清福。陆时雍曰:自生幽兴。钱光绣曰:眼前口边,妙,妙。
《杜诗解》:瞿斋云:先生以夔、龙,伊、吕自待者,起手便着「事事幽」三字,真乃声声泪、点点血矣。何必读终篇而见其不堪耶!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工部颓唐之作,已逗放翁一派。以为老境,则失之。许印芳;通体凡近,五、六尤琐屑近俗,杜诗之极劣者。无名氏(乙):次联,近情乃尔,冯舒:不必粘题,无句脱题;不必紧结,却自收得住,说得煞;不必求好,却无句不好。圣人!神人!何处分情景?
《杜诗详注》:王介甫《悼觐江隐士王致》诗云:「老妻稻下收遗棅,稚子拾堕樵松间。」二语本此。杜能说出旅居闲适之情,王能说出高人隐逸之致,句同意异,各见工妙。又引申涵光曰:此诗起二语,尚是少陵本色,其馀便是《千家诗》声口。选《千家诗》者,于茫茫《杜集》中,特简此首出来,亦是奇事。又引黄生曰: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随园诗话》:论诗区别唐、宋,判分中、晚,余雅不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琐碎极矣,得不谓之宋诗乎?
《读杜心解》:萧闲即事之笔。
《杜诗镜铨》:诗亦潇洒清真,遂开宋派。
《唐七律选》:此总承「事事幽」也。宋人第以五、六击节,而不知前四之妙,便失自然一地步矣。(「稚子敲针」句下)。)
《小清华园诗谈》:昔人谓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余以为杜诗亦然。故有时似浅而实不浅,似淡而实不淡,似粗而实不粗,似易时实不易。此境最难,然其秘只在「深入浅出」四字耳。如「舍南舍北皆春水……隔篱呼取尽馀杯。」浅矣而不可谓之浅。「清江一曲抱村流……微躯此外复何求。」淡矣而不可谓之淡。
相关推荐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与赏析: 1.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村落景象,清清的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夏天的乡村显得异常幽静。 - “清江一曲抱村流”形容江水环绕村庄的景象,“长夏”则指夏季漫长而炎热。 -
江村 贫游无定踪,乡信转难逢。 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 潮平低戍火,木落远山钟。 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 注释: 1. 江村:指代诗人家乡所在的乡村。2. 无定踪:没有固定的踪迹,指游子在外漂泊不定。3. 乡信:指家人给游子送来的书信。4. 转难逢:难以见到,形容书信难得。5. 寒渚:冷清的渡口或沙洲。6. 归思重:思念家乡的心情更加沉重。7. 潮平:潮水上涨时,水位上升至与堤岸齐平。8.
【注释】 江村:水边村落。 日暮片帆落,江村如有情。(诗人傍晚看见一片帆船缓缓驶过,觉得江村好像在向他招手似的) 独对沙上月,满船人睡声。(诗人独自面对着江中的月光,听着满船人的鼾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首句写日暮时分,一片帆船缓缓驶过江村,诗人感到江村好像在向他招手似地。次句写他独自面对着江中的月光,听着满船的人鼾声入眠
【诗句释义】 江水灌溉稻田,饥年稻亦熟。 江水灌溉稻田,即使饥荒之年,稻谷也依然丰收。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在船上,我喜爱种植桑麻,因为中午阳光明媚,所以可以整晚地劳作。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这种种植方式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我们的住所是连在一起的茅草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我们与周围的邻居之间没有隔阂,怎么会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读书人常常觉得生活艰难
【注释】 江村:即乡村。 笑语:欢笑声。近黄昏:天色已晚,将近黄昏了。 独向江头望故园:独自站在江边,望着故乡。 漂泊:流离失所。每怜:常感。归去晚:回家晚,回家晚了一些。 解方:方言,指家乡的方言。 【赏析】 这首诗是写游子的思乡之情。首句点明地点,点出时间(黄昏时分),点出了诗人的心情。次句写诗人在江头伫立凝望的情景。第三、四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写了他思乡的情怀
【注释】江村:指乡村中的小聚落。飞霜:即“飞花”,即花瓣飘落,因夜间气温低,故有“飞霜”之说。半黄:即“半红”,指橘子的外皮由绿变黄,颜色不深,所以叫“半黄”。惊断梦:《红楼梦》中林黛玉梦见贾宝玉死了,醒来泪湿枕巾。转枕却寻:形容梦中醒来时的动作。惊断:惊醒。拨炉偶见:拨火烤火时偶然看到。爇(ruò)残香:燃尽残留的香气。医无绝艺:意思是没有医术高超的人。三易:三次换药。死与浮生:这里指生死
【注释】 极目:放眼,远望;赊:遥远的样子。 芦花:芦苇的花。 蓼花:蓼草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登上江边高处放眼眺望,但见暮霭苍茫,江水渺茫,远处的天幕低垂下来,夕阳已经西斜。此时正值深秋,一片萧瑟之气笼罩着大地。然而,尽管大自然一片凋零之态,依然有芦花和蓼花点缀其间,使秋天的景色别具一格,充满生机。全诗以“江村”为题,通过“寒烟漠漠日西斜”这一具体景物来表现江村秋景的凄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前山疑抹黛,多稼欲成黳”,意思是:前面的群山好像被浓墨涂抹一般,稻田里的庄稼长得一片绿油油;“水满蛙登岸”,意思是:田里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好像都在争着往岸边爬;“桥危马蹙蹄”,意思是:桥下水流湍急,马匹都紧张不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如下: 江村 草舍蔬畦绕,柴门竹径通。 断云遮落日,细雨湿斜风。 野艾抽花碧,山茄带叶红。 烟深南浦远,难认楚江枫。 注释: - 草舍蔬畦绕:描述了村庄周围环境的自然美。 - 柴门竹径通:描述了通往村庄的小道两旁的竹林。 - 断云遮落日:描绘了夕阳被云遮挡的景象。 - 细雨湿斜风:描述了细雨和斜风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 野艾抽花碧
注释:江边的村庄,春天的阳光斜照,汀洲芳草、野田花都显得格外美丽。孤舟横笛向何方,竹林外炊烟袅袅升起,只有一两家人家。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以“黯澹”二字描绘出江村春日的宁静与淡雅,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汀洲芳草、野田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最后一句则通过“孤舟横笛”这一意象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诗歌的常用表达技巧及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同时,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以及诗句的意境和情感,然后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赏析。 (1) “江村风急苇花飞”,江村即乡村,此处指诗人所居之处。风急,是说江上吹来的风很大;苇花飞,是说芦苇花随风飘飞的样子。两句描写了江村的景致
【注】: 江村,即江南乡村,泛指农村。 古树两三株,人家四散居。 注释:古树,指老树;两三株,指有两棵或三棵老树。 人家四散居,指村落里房屋分散,没有成群的居住地。 译文: 村边有两三棵老树, 村子里的人户散落在各处。 草屋经风雨而烂了底, 沙路上因潮水涨满而显得空荡。 渔人打完鱼后将网挂在篱笆上, 农夫耕完地后将锄头挂到墙壁上。 大家相互呼唤着让邻家老人来帮忙, 农闲时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赏析
【注释】 江村:水边村落。 “陆地无根客”:比喻漂泊他乡的游子或流落他乡的人。 “江村有发僧”:指江边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头发已经花白,年纪很大的出家人。 “两盂残喘粥”,“一寸苦吟灯”:形容贫苦的生活。一盂(yī yú)是古代的一种量器,约等于现在的二升;残喘粥即粥中残存的几口热气,表明生活非常困苦;苦吟灯是形容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点起油灯来苦读。 【译文】 我像无根飘泊在外的游子一样
江村 寂静的江村小路上,轻烟袅袅升起。 远山在晴空下色彩斑斓,独树在暖风中无声摇曳。 鹭鸶在水中游弋,鱼儿被卖到城里。 只有孤舟静静地停泊在岸边,而两岸的夕阳却格外明亮。 译文: 寂静的江村小路上,轻烟袅袅升起。 遥远的山峰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色彩斑斓,而一棵树独自矗立着,没有声音。 鹭鸶在水中游弋,鱼儿被卖到城里。 只有一只小船静静地停在岸边,而两岸的夕阳却格外明亮。 注释: 寂寂
【注释】 江村:泛指乡村。景物佳如此,游观意自如:这里用反诘的形式,表达出对江村美景的赞美之情。白云生岛屿,红日下村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村风光图。白云飘浮在岛屿上,红日照耀着村落。水阔渔歌远,天长雁影疏:描绘出了江村渔民生活的宁静和悠闲。水波浩渺,渔歌声声传远方;天空广阔,雁群飞过留下稀疏的影子。偶同江叟语,端欲此移居:诗人与江村的老翁闲聊,想要在这里安家落户,表达了他对江村的喜爱之情。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战乱期间所写。首联写江村的景致,颔联写水田被淹的情景,颈联写雁鹜逃避寒日、牛羊逃入远烟,尾联写岸人避军船而连家。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是一首田园诗。 “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首句点出地点:一个江村里。红树和黄芦都是秋天特有的景物。一“红”一“黄”,色彩明丽。“江村外”点出村庄的位置。这一句写出了江村秋景,但只是点出了地点和季节,没有写出具体的画面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最后分析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本题要求赏析全诗,注意从诗句的内容入手,结合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以及诗人的情感进行赏析。 【答案】 江村:指江边的村落。 西风朝散汉臣班:秋风劲吹,拂去朝廷官员身上的尘埃
江村 常年抱病卧江村,贳得春醪手自温。 闭户草《玄》心独苦,临池飞白兴犹存。 欲开未放花依槛,似别重来月到门。 此意市朝浑未解,尘机赢少共晨昏。 注释:1. 常年抱病卧江村:常年(即长期)患病,身体不适,只好躺在江村(指靠近江湖的村庄)中。2. 贳得春醪手自温:买得春天的酒自己喝,感到温暖。3. 闭户草《玄》:闭门不出,专心研读道家经典《道德经》。4. 飞白:指书法中的“飞白”
【诗句释义】 江村:即江边村落。 绿柳阴阴深几许,闲心欲共黄莺语。 背指沧江坐晚风,客帆何事潇湘去。 隔江烟柳掩孤村,渡口飞花欲到门。 自折松枝向茶灶,客来应得当清尊。 【译文】 我站在江边,绿树成荫的村庄显得十分宁静,仿佛可以听到黄莺的歌唱。我看着远处的船只,不知道为何要驶向遥远的潇湘。在江对岸有一片柳树,烟雾缭绕,似乎隐藏着一个孤寂的小村庄。渡口处有飘落的花瓣,好像就要落到我家门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注释 1. 江村:指作者居住的地方,一个宁静的乡村。 2. 磐溪:地名,这里指的是磐溪边的乡村。 3. 衡泌水溶溶:形容水流清澈,景色宜人。 4. 雕鴳:比喻自己,因为自愧不如。 5. 画龙:比喻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 6. 壮士:豪迈的战士,这里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7. 丈夫:男子汉大丈夫,这里指坚强不屈的人。 8. 争头角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江村:感叹歌河水乐忘归,薄浣江城望翠微。 1. “叹歌河水”:感叹着歌声随着河水流淌。 2. “乐忘归”:快乐到忘记返回家园。 3. “薄浣江城”:在薄雾轻拂的江城中。 4. “望翠微”:眺望着青翠的山峦。 - 江村:游世合应称好好,逢人休若辨非非。 1. “游世合应”: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安闲自在。 2. “称好好”:形容生活美好,如同好孩子一样。 3.
江村 琅玕(láng gān)高挂与檐齐,桃瓣花开落满堤。 短褐不堪寒透骨,热肠那惜醉如泥。 愁城郁郁岚深锁,歧路茫茫瘴绕迷。 闻道乘驴诗兴急,灞桥应往看新题。 注释: - 琅玕:一种绿色的宝石,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短褐:指简陋的衣服。 - 灞桥: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因杜牧的《赠别》等诗篇而得名。 - 歧路茫茫:形容道路曲折,难以分辨方向。 赏析:
【注释】 洋洋:水盛大的样子。 挹得春风且解颜:意思是说借来江上的春风,心情就愉快起来了。 寂寞龙睛回冷水,萧条鹤发点新斑:这两句写诗人的孤独和衰老。 长安:指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轻薄,轻佻浮躁的人。相妒:相互嫉妒。 年华:人的岁月。曾几还:几年又过去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描写作者在江村中闲游赏景时的心情与感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对市隐生活的满足;颔联以流水、春风为喻
江村 昔游九江郡,今寄九江村。 禹迹复何处,佗城非故园。 乡关生死泪,亲旧岁时论。 那得深山入,西风吹暮猿。 注释: - 昔游九江郡:昔日游览九江郡时的景象。 - 今寄九江村:现在寄居在九江村。 - 禹迹复何处:禹的足迹已经无处可寻了。 - 佗城非故园:这个城市已经不是我的故乡了。 - 乡关生死泪:思念家乡,泪水如同生离死别一样。 - 亲旧岁时论:亲戚和朋友每年聚会谈论过去的事情。 -
江村 南囿薰风吹葛衣,汀花未露岸花稀。 水神庙下莎侵路,江叟门前柳映矶。 犊卧已知耕耒歇,鸥惊长见钓船归。 天随宅畔吾曾住,留得闲絪挂夕晖。 注释: 1. 南囿:古代帝王的花园或园林。薰风:指温暖的风,也泛指和煦的风气。 2. 汀(tīng)花:长在沙洲上的花,这里指的是菖蒲。未露:没有完全开放。 3. 莎: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覆盖在路上的青苔。侵路:覆盖在路上。 4. 水神庙:供奉水神的庙宇。
江村 篁溪遥引蓼花洲,长爱江村迥复幽。 处处短垣团牡蛎,家家生事计扶留。 鸣鸡惯报潮来候,过雁初惊木落秋。 选胜欲栖虚白室,未应群盗动乡愁。 注释: 1. 篁溪:指篁溪小河,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2. 蓼花洲:指生长在水边的蓼草花,这里可能指的是蓼花洲公园或者其他类似的地方。 3. 江村:泛指江南的村庄,这里可能是作者居住或者游览过的村落。 4. 迥复幽:形容景色优美,远离尘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小诗,内容浅显易懂,但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通过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既考查诗句的理解,也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江上层云合”,意思是:江面之上,层层云彩聚合在一起
江村 青山影空钓石寒,海门秋色浓可掬。 渔人带蓑卧不惊,沙鸟欲起还相逐。 一声款乃及暮归,南邻唤酒酒初热。 丝丝细雨急收网,一抹斜阳挂枯木。 注释: - 江村:指乡村的河流附近地区。 - 青山影空钓石寒,海门秋色浓可掬:描述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山影在水面上显得空旷,钓石上的鱼儿感受到了寒意。海门的秋天色彩浓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 - 渔人带蓑卧不惊,沙鸟欲起还相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熟悉常见诗句,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同时,考生要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把握情感主旨和思想倾向,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 “江村”:指浙江杭州的乡村。 首句是写景,点明时间、天气、地点、景色。钱塘江上,浪涛拍击着江岸,天边云影浮动(“来”,一作“来”。下同)。次句写近景,描绘江村的茅屋。开:推开门。第三句是写物,以蜃楼为喻
《江村》 圭荜长林下,江村落照间。 夕风常满树,秋雨不霾山。 捃拾岁时晏,讴歌稼穑艰。 芙容凉更发,朝莫损红颜。 注释: 圭:古代的一种礼器。 筚(bì):一种用竹子制成的炊具。 长林:高大的树木。 江村:指靠近江边的村庄。 夕:傍晚。 常:经常、总是。 拾:收集。 岁时:时间,这里指农事的时间。 晏:晚。 讴歌:歌唱。 稼穑:耕种和收获。 芙:荷花。 芙容:荷花的花朵。 凉:凉爽。 朝:早晨
注释:清江边的树木叶子已经脱落,红叶覆盖着秋天的山堰。不知道郭熙在哪里,他笔下的山景描绘出了平缓深远的景色。 赏析: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人在江边散步,看到一片红叶飘落的景象,感叹时间的飞逝。同时,也表达了对郭熙的敬仰之情,因为他用笔力描绘出了平缓深远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日暖江村漾白沙,长干风景胜年华。 野桃齐发迎春早,社燕初回度水斜。 泽国帆樯依市井,蘋洲茅屋拟仙家。 烟波忽漫中原望,渺渺归心未有涯。 译文: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江边的村庄,白色的沙滩在江水中泛着光波。这里的景色胜过了其他地方的春天。 田野上的桃花竞相开放,迎接着春天的到来。社燕开始飞回,掠过水面。 泽国的船只靠在市场附近,而苹州的小屋里,人们过着如同仙人的生活。 烟雾弥漫的江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探幽卜宅子陵滩”,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是子陵滩,即江陵县南的沙洲,为《后汉书·逸民传》所载渔父许邵之所居。次句“江树江帆不厌看”,写诗人对江边的景物十分熟悉,他喜欢观赏江树、江帆,说明诗人在江陵停留已久。第三、四句“云接海门天有影,潮吞沙屿月生寒”是全诗的精彩之笔,描绘出一幅清丽幽雅的江上夜泊图。“云接海门天有影”是说天上的云彩好像连着海上的门户一样
江村 村路缘溪曲,人家似辋川。 树云低过雨,江草细含烟。 禾黍秋风外,牛羊夕照前。 谁家伐樵响,惊起白鸥眠。 注释与赏析: 首联解读: 1. “村路缘溪曲” - 描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村路沿着小溪延伸。 2. “人家似辋川” - 比喻这里的民居布局如同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图》中描绘的那样自然和谐。 3. “树云低过雨” - 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因雨水而显得低垂,增添了几分清新和宁静的氛围。
江村 夕阳红沁蓼花根,枫树无声白鸟翻。 鸟柏人家黄叶寺,青帘酒市绿橙村。 蒙庄齐物鱼知,渔父忘机鸥到门。 鸡犬声中人语乐,何须世外问桃源。 注释: 1. 夕阳红沁蓼花根: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蓼花的根部,使得整个花朵都染上了一层红晕。 2. 枫树无声白鸟翻:枫树静静地矗立着,而白色的鸟儿在树间翻飞。 3. 鸟柏人家黄叶寺:鸟儿在柏树林旁的黄色寺院里嬉戏。 4. 青帘酒市绿橙村
【注释】 江村:即江乡,泛指乡村。 放下蒲团心自安:指在江边打坐时,心境自然安宁。 “木樨”是桂花的别名。 生寒:生出凉意。 金风:秋风。 芦花白:形容芦苇丛中飘满雪花的景象。 棹(zháo):船桨,这里指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渔翁在江边打坐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首句“放下蒲团心自安”描述了渔翁在江边打坐时,心境自然安宁。蒲团是佛教修行者常用的坐具
商秋木叶早辞柯,寂寞江村夜独过。 蟹簖月明微有露,渔舟风动不关波。 萧萧鸿雁来何远,落落星辰望转多。 自喜诗篇频野获,间情天付与吟哦。 译文: 秋天的江村,树叶已经落下。独自漫步在寂静的江边,夜晚的脚步声格外清晰。 月亮高悬,月光下的江面微微闪着露珠。微风吹过,水波不起波澜。 大雁南飞,距离我很远,但它们仍然飞向南方。星星点点,闪烁在夜空中。 我很高兴我的诗歌经常能够获得丰收。这些美好的情感
【注释】 江村:指江边的乡村。 芳菲:花草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啼鸟:鸣叫的鸟儿。 春从啼鸟来:春天从啼叫的鸟儿那里传来。 啼是春归去:鸣叫就是春天的离去。 【译文】 江水绕着孤零零的村庄流淌,不知那繁花盛开之处在何方? 春天随着鸟儿的啼叫声到来,而它们的鸣叫正是在告别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江南水乡春季的景致。诗人以“江村”为题
【注释】 江村:指在江边的村落。时纵目:不时放眼远望。情景似瀼西:景色宛如瀼西的景色一样。 地让群山曲:土地让人感到曲折,仿佛是山脉。天临旷野低:天空仿佛临在空旷的田野上显得低矮。 浮云连远树:飘浮的云与远处的树木相连。飞瀑接前溪:飞流的瀑布与前面的溪流相接。 安得襄阳笔:怎么能得到襄阳的笔呢?摊笺一品题:展开纸卷,书写上等的文章。 【赏析】 《江村》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七言绝句
江村 寂寞江村晚,苍茫野径迷。 渡闲秋水阔,云冷暮山低。 落日明孤塔,轻烟幂远溪。 归来沿岸曲,人影画桥西。 【注释】 寂寞:孤单凄凉。江村:在江边村落。 苍茫:广阔无边。野径:乡村小路。 渡:过河。闲:悠闲。秋水:秋天的河水。阔:宽阔。 云冷:天色已暗或即将下雨。暮山:傍晚的山峰。 落日:夕阳落下。明:明亮。孤塔:一座孤独的塔。 轻烟:薄雾。幂(mì):遮蔽。远溪:远的河流。 归:回家
【注】棹(zhào):船桨。樵(qiáo)渔:砍柴捕鱼的人。 枫林:枫树成林,故称。枫叶初染红,故称。 【赏析】 《江村》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写诗人在江村的所见所感。首句以“一棹烟峦画不如”为全诗定下基调,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图画,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次句“江村小景着樵渔”,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枫林的描述
注释: 江村:江南水乡的小村落。 江上青帘卖酒家,停舟才见一溪斜。在江边的青布帘子前有一家卖酒的酒家,停船后才能看见一条小溪在倾斜。 秋风荞麦村村雪,夜月蒹葭处处花。秋天的风把荞麦吹得白了头发,一片片雪花覆盖着村子,夜晚月光映照着蒹葭丛中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江上青帘卖酒家”,描绘了江边卖酒的酒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