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言任养疏愚,乞与西城水满湖。
吹榻好风终日有,趁凉闲客片时无。
檀栾翠拥清蝉在,菡萏红残白鸟孤。
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移居
介绍
《移居》是由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组诗。这首诗是他在迁居至南村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新居简朴生活的喜爱和与邻居交往时的快乐。
《移居二首》是陶渊明东迁后不久所作,这组诗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还通过描述他与南村邻人交往的过程,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态。在诗中,陶渊明以“徙宅”为线索,通过对比新旧住宅的环境,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相关推荐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意,言其自述为官清廉;颔联,写其生活俭朴无求;颈联,写其生活悠闲自在;末联,写其志向远大。全诗以“居”字领起,以“问”字结篇,构思精巧,结构谨严完整。 【答案】 安家。②言:陈述。③任:承担。④养:供养。⑤疏愚:使愚蠢的人变得聪明。⑥乞与:请求。⑦西城:即西城寺,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是唐代长安城内有名的寺院之一。⑧吹榻:指在竹席上睡觉。⑨菡萏:荷花。⑩存思:思考。⑪三都
诗句 - 移居山北向山南:这句描述了诗人的住所在山的北面,面向南方。"山北向山南"指的是诗人的住所位于山谷中,背对着山脉,面向南方。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居所环境的满足。 - 天遣清风接笑谈: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天遣清风接笑谈"意味着大自然赋予了他清新的空气和愉悦的心情,使他能够自由地享受生活和交流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四年(1084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表达了他在乡村生活的所见和所感。 首联:田家一路到村南,尽是农人野叟谈。 - 译文:田野间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村庄的南边,那里都是农民和老人在谈论着生活。 - 注释:田家,指田野间的生活;路,指小径直通向村落;村南,指村落的南方;农人,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野叟,指农村的老人。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将诗句、译文和注释一一对应,同时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并附上赏析。让我们逐句分析: 1. “断云将雨过桥南,谁想庄门憩雨谈。” - 断云(飘散的云)与将雨(即将下雨)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雨前的景象。 - 桥南:指明了地点是在桥的南边。 - 谁想庄门憩雨谈:询问是谁想要在庄园门前休息,并在雨中交谈。 - 注释:诗人通过描绘雨前的景物和场景
【注释】 ①“僦屋”句:赁屋于东瓯城。东瓯,地名。在今浙江温州一带。 ②“爽气挹西山”二句:指山势高耸的西面,有如从屋中吸来清新的空气。柴荆,即柴门、柴扉。关,关闭。 ③“再徙”句:又迁居陋巷。藩,篱笆。眢,同“涸”,枯竭。 ④“稍毕涂塈功”二句:略见修补之功后,便觉得容身之地已十分宽绰。涂塈,涂抹修补墙壁或地面。 ⑤“庭前木”三句:庭前的几株树木也很美丽,修长的竹子数根而已。嘉,美好。
诗句翻译: 1. 栖栖微禄岂谋身,扰扰移家学避人。 - “栖栖”意味着忙碌、不安。“微禄”,微小的俸禄。这里表达的是虽然拥有微薄的俸禄,但并未用来满足个人的欲望和需求,而是选择远离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扰扰移家学避人”,描述了搬家的匆忙和为避免世俗的干扰而选择的新居地。 2. 高柳欲栽当外户,青山依旧借东邻。 - 在新的居所中,希望种植高大挺拔的柳树来装饰窗户
【注释】 儒宫(jù)无一亩:在官府中没有一亩地。儒宫,指官署。 宦薄易为家:做官的地位低微,很容易就成为一家之主。 地入黄图僻:府第偏僻在地图上的黄色地带。 门依紫陌斜:门前有一条通向皇宫的御道,道路两旁栽满了紫红色的小草。紫陌,紫色的小路;紫,这里用来形容草木的颜色。 微吟对秋草,闲步拂檐花:轻轻地吟咏着,对着秋天的野草;漫步时,轻轻抚摸着檐头的花朵。 登楼赋:指《登楼赋》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散步时所创作的,描绘了诗人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居所的期待。 首句“偶过江边路”,意为偶然路过江边的道路。这里的“偶”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偶然相遇江边的惊喜之情。 第二句“西风岸上生”,描述了西风吹拂着岸边的情景。这里的“西风”代表了秋天的气息,而“岸上生”则描绘了西风吹动树叶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凉意的氛围。 第三句“因贪山水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移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岘山西望翠蒙蒙,客子移居似画中。”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岘山之上,远望群山连绵,绿意盎然。诗人将自己比作画中的景色,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心情。 第二句“正喜孟郊家具少,不愁阮籍路途穷。” 这句诗表明,尽管生活简朴,但诗人并不感到忧虑。他想起了孟郊和阮籍两位古代文人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隐逸情怀。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析: 1. 移居:我选择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2. 素心厌嚣杂:我的心原本就厌倦了纷扰繁杂的生活。 3. 移居入穷巷:我选择搬进一个偏僻的小巷里。 4. 本无卜宅心:我本来并没有想要在这里定居的想法。 5. 所贵寡轮鞅:我最看重的是少一些世俗的纷扰。 6. 草虫鸣树根,秋花旅阶上:蟋蟀在树根鸣叫
【解析】 本诗首尾两句是写诗人移居的缘由。“携家似行脚,重卜佛山居”,意思是带着全家像游历四方的僧人一样到处漂泊,现在又重新选定了佛山居住。这里用“行脚”比喻诗人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第二句中的“重卜”,表明这次搬迁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经过认真考虑的。第三句中“避寇”,即躲避战乱,“图中策”,意指从图谋中谋求出路。第四句“呼童载旧书”,意为叫来童仆,把家里的旧书都搬来了
【注释】1.仙湖里:指杭州的西湖。2.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畔,东晋时为王导等贵族聚居之地,故有“乌衣巷”。后成为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3.青琐(suǒ):宫门两旁的铜环,上铸铭文,以代皇帝之诏令。4.花鸟欺容膝:形容诗人居住环境幽雅,生活安逸。5.亲朋劝破颜:意思是亲朋好友都希望我能高兴,但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6.修禊日:即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古人于此日洗濯、宴饮。7.觞咏:指饮酒吟咏。8.闲:清闲
这首诗是王维的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冉冉岁云暮,寒风正凄其。 注释:时光荏苒,一年又快结束了,冷飕飕的寒风更加凄凉。 言辞东村宅,去适西村庐。 注释:在东边的村庄找到了房子,搬到西边的村庄住下。 岂无旧巢恋,欢与吾仲居。 注释:难道我就不能留恋故居吗?我愿意与你共同生活,就像我的父亲一样。 西村况不远,相去一里余。 注释
【注释】 归老长安: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安度晚年。 韨:同“袍”。 鸡栖:指天将明。 闭席门:关门,表示不出门了。 孤云无住相:指白云自在飘荡,没有固定的形相。 衰草护春根:枯萎的野草护着春天的根,比喻草木茂盛。 里巷:里弄。 差能别:勉强可以辨别。 交游:朋友和交往的人。 多不存:大多已经不在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时。全诗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注释 1.西北严城角:西北是方位词,严城角指某个具体地点。 2.何人问寂寥:何人询问孤独、寂静的感觉。 3.星霜乔木改:岁月变迁使得树木发生巨大变化。 4.风雨弊庐遥:简陋的房子在风雨中显得遥远。 5.春雁起湘渚:春天的雁群从湘江的边远地区飞起。 6.沙鸥去海潮:海鸥随着潮流向大海深处飞翔。 7.故园为客意:因长期居住他乡而思念故乡之情。 8.伏枕得无聊:躺在床上感到无所事事,无聊。 译文
【注释】 ①无终:地名,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②躬耕:亲自耕种。③“赡薄靡”:指供养母亲和妻子。④“啙窳”:形容身体虚弱貌。⑤崔隤:形容行动迟缓貌。⑥南国橘:指柑橘类水果。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五十岁时。诗人自比“无终人”,以隐士自命,表达了他不愿做官、归隐田园的志趣,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写自己隐居不仕之志;颔联点出年华老去,人生易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移居》之一。下面是对诗句的解释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移居嫌近市,市远亦维艰。 【注释】:搬家嫌弃靠近市场(因为市场喧闹繁忙),但即使搬到偏远一点的地方也有困难。(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喧嚣市场的不满) 【译文】:搬家后,尽管远离了喧嚣的市场,也感到难以忍受那里的环境嘈杂。 2. 负郭先租屋,关门当入山。 【注释】:在城郊租赁房屋,关上家门就进入了山林之中
下面是《移居二首》的详细解读: ``` 试共壶公巢父论,盆池斗室已尘喧。 百年多事鸿留爪,一世无聊虱处裈。 瘴雨草深师子国,火云花暖夜郎村。 小园岂是闲词赋,庾信江关久断魂! ``` 注释 1. 壶公和巢父:传说中两位隐士,他们常在山间饮酒谈论天地万物。 2. 盆池斗室:形容简陋的居所。 3. 尘喧:指居所中的喧闹声。 4. 百年多事:形容世事纷扰,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 5. 鸿留爪
【注释】 清绝虞山七字诗:指《移居》的诗句,“清绝虞山”即指《移居》中的“移徙”之句。虞山,在江苏省常熟市南,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 轻装家具鹤能移:意谓诗人搬家时不须搬运任何家具,只用一只鹤即可将全部家当运走。 陈蕃榻:东汉末年,名士陈蕃居官清廉,为官清廉,他曾经在府衙中设置榻席招待朋友,故称陈蕃榻。这里指友人所留之地。 董子帷:董仲舒曾说:“燕人有寒者,莫如蓨(jie),蓨人冬月则衣皮。”董子
注释: - 苦忆闽州旧草堂: 苦苦地回忆在福建省建阳县的旧草堂。 - 万仓辜负羽陵香: 形容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就像被辜负了一样。 - 冷吟浅醉刚三载: 描述自己三年来的生活状态,冷读诗歌,微醉后的状态。 - 疾蝶残蛩各一方: 比喻各自在不同的环境生活、工作。 - 东海斗升哀小吏: 感叹自己的地位卑微,只能像东海里的一粒小官那样。 - 南朝裙屐罢盟王: 表示自己曾经是朝中大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移居》。 首联:“一廛我亦葛天民,闭户荒山岁易沦!”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住在一个小屋中,就像古代的葛天民一样。在荒山之中,岁月容易逝去,生活也会变得艰难。 颔联:“到此且生安稳想,向来原是寂寥身。”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这里我可以暂时安心地生活,因为我曾经是个孤独的人。 颈联:“只应皂帽寻遗老,那有乌衣识旧人?”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首诗出自《移居二首》,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移居从近市,差觉与官宜。 - 移居从近市:“移居”意为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从近市”表示搬家后住的地方靠近市集。 - 差觉与官宜:“差觉”可能是指搬迁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或变化,“官宜”则指官员或官府的适宜性或便利。 第二句: 漏水听毋误,砖花踏免迟。 - 漏水听毋误:意思是在搬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漏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联“择木孤禽岂易安,每缘风劲虑巢宽”意思是:选择树木而筑鸟巢,哪里是容易的事情?只因风势强劲,担心鸟巢太宽大了。“择木”比喻择友;“孤禽”指孤独的人。 第二联“眼明乍指琉璃界,襟净旁瞻薜荔坛”意思是:眼睛明亮,好像指着琉璃般晶莹剔透的世界,襟怀高洁,旁边观望着像神仙居所一样的薜荔坛。“眼明”比喻眼光锐利;“乍”表程度深一层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风前小酹别花卮,已是丁香破粉时 - 注释:在微风中为花敬酒,这是最后一次。丁香花已经开花,花瓣开始脱落。 - 译文:在微风中我为花儿敬了一杯,这是最后一次。丁香花开,花瓣已开始落下。 2. 知尔依人情不浅,惭予入骨俗难医 - 注释:我知道你的情深意长,但我的俗气难以治愈。 - 译文:你深深地依赖着我,但我的庸俗难以治愈。 3. 过头竹记携罂灌,空腹榆经倚槛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移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厂东西畔结深庐,藏海微身一叶如。 注释:在厂区的东边和西边分别建起了深深的住所,像大海中的小舟一样,自己藏身其中如同树叶一般微小。 2. 听鼓趋衙尘扰扰,打钟吃饭步徐徐。 注释:听到鼓响时匆忙前往官府上班,尘土飞扬;用餐时慢慢踱步,品味生活。 3. 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钱问故书。 注释:富有人家停着豪华的马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居锦江草堂时所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自己漂泊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1. 第一句:“莺花海里卜安居” - 注释:莺歌燕舞的花海中寻找一个栖息的地方。 - 译文:在花鸟繁茂的地方寻求一个安身之所。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美丽而繁忙的环境中寻找宁静的场景。 2. 第二句:“自悔年来作计疏” - 注释:回想过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要点。本题为补写式,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诗句进行逐句解释并加以分析。“生涯仍往日,俗累复今年”是说:我的生活仍然像从前一样,世俗的牵累也和往年一样。“半宅从人典,全家冒雨迁”的意思是:家中只有半座房子被人们典当,全家人冒着雨搬家,这里既写出了作者生活的艰难
地偏仍在市, 具少不须车。 将隐文焉用, 虽贫乐有馀。 故交三径月, 历劫半床书。 错拟临江宅, 空教庾信居。 注释版译文: 《移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比城市中的繁华与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满足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与知识的重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大梁寺布师院》。 注释: 1. 羁客:指旅居他乡的人。伧父:指粗俗鄙陋的人。索得:得到,获得。 2. 径自:径直,直接。携家就佳处:带着家人到好地方去。 3. 不成:不成就,未成功。辟世:脱离尘世,隐居。 4. 禽鱼:这里泛指家禽、家畜。许识:可能认识。买邻意:买邻的意思。 5. 水石:指山石,也指山水画中用水墨勾勒出的山石。照眼妍:形容山水画中的山石清晰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