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仔细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特点,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 首先要注意诗中的关键词语,如“绿窗”“摩登”等,这些词语是理解全诗的关键点。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根据题目要求
【注释】 湘:今湖南省。对雨:面对风雨,指船在风雨中航行。 急:迅速,急促。 横剪:横向切割。湘烟:即湘江烟雾。 随风:顺着风的方向。破浪花:冲破波浪。 征帆:远行的大帆船。 凉:微风带来的凉爽感。 才醒:刚清醒过来。炎:炽热。 凌波:指水波。 蘼芜岸:蘼芜草岸边。蘼芜是香草,这里指岸边的草丛。 青暗翠昏:青翠而昏暗。 云头:云的形状。 散浓滴:分散落下的雨滴。 楚天:指楚国的天空,也泛指天空
【注释】 雁公:指屈原。湘江:湖南的一条河。堕湘江水中淋漓大笑索予词纪之: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后人常以“堕”代“投”。潇湘:湖南一带的别称,因湘江流经湖南而得名。雁公堕湘江水中淋漓大笑:相传屈原在投江时,有一只神鸟下到江中,用翅膀拨开水波,使船得以靠岸,并把衣服扔向江中,说:“这是君的衣裳。”人们就把这种神鸟称为“雁”。雁公即指屈原。《楚辞·渔父》中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注释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 本诗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上片描写了渔船经过沙岸涨痕后的情景:昨夜水消三尺,沙岸涨痕一画;移过橛头船,蓼花边。下片写了渔人与渔娘同舟共济,客棹指天涯,不如他(她)。
【注释】 ①杜若:香草名。 ②石:“水”字的偏旁,指江蓠、洲杜若等。江蓠,香草名。 ③荒庙幽馨:庙宇荒凉,花香四溢。 ④细花:小花。 ⑤罗裙吹化:像雨中的花瓣一样被风吹得飘散了。 ⑥离骚(shāo):屈原的代表作,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这里泛指屈原的作品。 ⑦湘灵:湘水女神,传说为舜妃娥皇和女英的化身。 ⑧惆怅:形容失望、失意的心情,这里指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⑨倚舷临画:在船舷上观赏风景
【注释】 ①暝瑶:即夜深。②香迷珠槛:花的香气迷住了珍珠般的台阶上的栏杆。③小葩:指夜来香的小花朵。柔蒂:嫩茎柔嫩。④五出:指花瓣上五瓣花。⑤护煞:保护。⑥炎晷:烈日炎炎,阳光炙烤。⑦抹丽:涂抹艳丽。⑧灵芸:指美人名。⑨婵娟:美好貌。⑩搴摘:采摘。⑪红栏宝枕:红色栏杆和金玉枕头。⑫人静就花眠:在没有人的时候,静静地睡在床上,把花儿当成枕头。⑬小字:女子的字。⑭谁捧:由谁来捧持。⑮婵娟:美好貌
【注释】: 齐天乐 · 三至滕王阁叠前韵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晴暾乍起。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红丝砚洗。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 译文: 江上的帆船屡屡载着轻蓑来到这里,船头互相衔接船尾。万艘船聚集一起喧嚣不已
《青玉案·赋得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宋朝词人苏东坡的作品。此词描绘了一个夜晚,女子在月光下扑灭飞蛾的动人画面。上片写女子扑灭流萤的情状:窗纱外凉意袭人,夜已深,女主人公刚从浴池中出来,她手持一把白罗小扇扑打飞舞的萤火虫,那点点萤光在月色中忽明忽灭,似欲吞又吐。下片写女子扑灭流萤后的动作:被风吹落的裙角随风摇曳着,像要飞起又轻轻落下。她用扇子将萤光拢住,并挂在枕边的帐钩上。 译文:晚风刚刚过窗纱
双双燕 · 予携度儿来粤节届立秋矣燕子方营巢于寓室之楣怜而赋此 燕兮来也,伴客子天涯,共栖官舍。高凉心性,避却画梁雕榭。只爱闲房静雅。便一寸、楣痕相借。窥帘软语呢喃,恰与吟声撩惹。聊且。 注释:双燕来了,我陪伴着你到这广东的边陲之地,正值秋季。这个时候,燕子正忙着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我内心充满感激,就写下了这首诗。 秋泥补罅。纵垒就新巢,已违春社。人家雏早,试翼竞飞花下。偏汝才营半瓦。愧多少
【注释】 1. 鹁鸠滩:地名。即今江西上饶市西南的鄱阳湖边。篁:竹林。 2. 萝卜洲:地名,即今江西南昌市西南的星子县境。花敷朵:形容荷花繁茂。 3. 拖水字成之:形容水面上的倒影。禽迹:鸟的痕迹。文似个:像文字一样的痕迹。 4. 烟犹锁:雾气弥漫。 5. 杳杳:形容深远、渺茫。静无人:寂静无声。 6. 一蝶飞飞忙似我:形容蝴蝶飞舞忙碌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