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急。横剪湘烟数尺。随风去,吹破浪花,曲引征帆上遥碧。微凉沁过客,才醒炎舟倦色。蘼芜岸,青暗翠昏,一点模糊钓翁笠。云头散浓滴。渐响拍樯腰,痕漏篷隙。楚天环佩凌波湿。
看百碎沤泡,跳波溅橹,珍珠无数水面掷。倩谁去收拾。萧瑟。望无极。正北渚愁深,南浦人寂。飘来泪影湘妃泣。便日暮孤艇,断魂谁识。天涯芳草,怅冒雨,玩未得。
【注释】
湘:今湖南省。对雨:面对风雨,指船在风雨中航行。
急:迅速,急促。
横剪:横向切割。湘烟:即湘江烟雾。
随风:顺着风的方向。破浪花:冲破波浪。
征帆:远行的大帆船。
凉:微风带来的凉爽感。
才醒:刚清醒过来。炎:炽热。
凌波:指水波。
蘼芜岸:蘼芜草岸边。蘼芜是香草,这里指岸边的草丛。
青暗翠昏:青翠而昏暗。
云头:云的形状。
散浓滴:分散落下的雨滴。
楚天:指楚国的天空,也泛指天空。环佩:古代妇女腰间所佩的玉饰。凌波:指在水里浮动。
百碎:众多碎片。沤泡:水泡。跳波溅橹:波涛飞溅,撞击着船桨。
倩谁:请谁来收拾这一片残败景象。萧瑟:萧杀凄冷。
正北渚:正当北面的沙洲。愁深:愁绪深重。南浦:南方渡口。人寂:人的足迹稀少。
飘来泪影:泪珠像影子一样飘荡而来。湘妃泣:传说舜帝南巡时死于长沙,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泪下如雨,洒落湘江,化为湘水之神。
便:即使;即便。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孤艇:孤单的小船。
断魂:形容非常悲伤。谁识:谁能理解?
天涯芳草:指遥远的家乡的花草。怅冒:惆怅烦闷。未得:没有得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湘江雨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作品。上片写舟遇风雨,下片写雨过天晴,但诗人却因离乡背井而感到惆怅烦闷。全词意境苍茫,感情深沉,语言清丽自然,富有韵味。
这首词描写了一次舟遇风雨,以及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上片写舟遇风雨:“雨丝急,横剪湘烟数尺,随风去,吹破浪花,曲引征帆上遥碧。” 词人用“雨丝”形容细雨,用“横剪”、“吹破”等词描绘雨势之猛烈。“征帆”,即大帆船。“遥碧”,指远处碧绿的水色,暗示着天气放晴。“微凉沁过客”,以微风吹来凉爽的感觉,点明时令已为初夏,并暗示出此时正值傍晚。“才醒炎舟倦色”,则表明作者刚刚由船上醒来,觉得舟行疲惫。接下来两句“蘼芜岸,青暗翠昏,一点模糊钓翁笠。”“青暗翠昏”,用色彩描写表现天色之暗淡和景物之模糊,衬托了作者心情的沉重,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凄迷的氛围。“云头散浓滴”,写雨云渐散,雨水渐渐落下。“痕漏篷隙。”写雨水打湿篷窗缝隙,漏进船上来。“楚天环佩凌波湿”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暗寓了思妇的心情。“楚天”代指楚国的天空,也泛指天空,“环佩”指女子身上的佩饰。“凌波”,指水波,此指湘江水波。“湿”,字下得好,既写出了环佩、凌波的美丽,又写出了它们被雨水打湿后的凄迷,使整句显得含蓄而蕴藉。
下片“看百碎沤泡,跳波溅橹,珍珠无数水面掷。”写雨过天晴,水面上泛起无数水泡,犹如珍珠散落一般,十分美丽。“倩谁去收拾”,作者自问自答地提出一种假设:“有谁愿去收拾这一片残败的景象呢?”“萧瑟”二字,不仅状写了秋末冬初的气氛,而且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悲凉。“望无极”句,写眺望远景的情景。“日暮”二句,写作者看到眼前景色而产生的感慨。“天涯芳草”,指遥远的地方。“怅冒雨”,“冒”,动词。“玩未得”,意思是说,虽然玩赏了这美丽的景色,但却未能得到片刻的休息。“天涯芳草”句,既是对前面“望无极”的补充说明,又是对整个上片的总结。
全词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风格清丽自然,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