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蓼花边。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注释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
本诗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上片描写了渔船经过沙岸涨痕后的情景:昨夜水消三尺,沙岸涨痕一画;移过橛头船,蓼花边。下片写了渔人与渔娘同舟共济,客棹指天涯,不如他(她)。
“沙岸涨痕一画”一句,用“一画”来形容沙岸之高,突出其高耸入云的特点。“昨夜水消三尺”,说明水位下降,沙岸之形更加凸显出来。两句写出了涨潮过后的景象。
“蓼花边”三句,写渔家生活。“移过橛头船”一句,表明渔船已经移动到岸边,而此时正值傍晚时分。“背”字暗示出作者在船上眺望远处景色,“半蓑烟雨”点明时间、天气,表现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关注。
“网唤渔娘同举”一句,描绘了一幅渔女们正忙着收拾渔具的画面,表现出她们勤劳、朴实的形象。
“客棹指天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之情。“不如他”一句,则表明自己对渔女的羡慕之情。
【答案】
示例:
其一
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蓼花边。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其二
沙岸涨痕一画。昨夜水消三尺。移过橛头船。
蓼花边。
背了半蓑烟雨。网唤渔娘同举。
客棹指天涯。不如他。
注释:
①沙岸涨痕:指沙洲上的沙土因涨潮而上涨的痕迹。沙岸:沙滩。②消:消失。③橛头船:即独木舟或小船。④蓼花:一种植物,花穗长,花色淡红。⑤背:扛着,背着。⑥渔娘:指渔妇。⑦客棹:指客人的船桨。⑧他:代指他人。
赏析:
此词描写了作者乘小舟游览江边所见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渔民生活的关注及对远方的向往之情。上片写涨潮后的景象。下片写渔人与渔娘的生活情态。全词以“沙”“水”、“船”、“网”、“渔”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或:本词以“沙”“水”、“船”、“网”、“渔”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