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诗句释义】 1. 孤桐:比喻人。效新乐府:模仿《新乐府》。拈此调:指创作此曲。 2. 为赋人造卫星:即作“为赋新乐府”。 3. 少皞:古神话中的鸟名,也是部落首领的名称,传说中掌管雷电、风雷等天气现象的大神。 4. 命重黎:传说中主管南方的神,也掌管着天气变化。 5. 天荒:天空荒芜,喻指太空。 6. 突破造化与同功:意谓超越了自然界的极限和人类的力量。 7. 青云有路:意谓有通往高空的道路。
【译文】 傍晚时分,天边斜飞的红霞映照着晚空,我们相望而视,却感到格外凄凉。 匆匆之间,大雁横排雁阵急飞而过,低垂的水鸟静静休憩于岸边,似乎也在为这别离增添哀愁。 远处群山的轮廓在树外若隐若现,仿佛是黛眉妆成,远道的草地绵延不尽。 一片苍茫的大地上,我的心情也随着这片土地一起流转,都付与了樊川。 汉阙秦宫,何处去寻? 听几声画角吹奏,将华年吹老。 尽情欢聚游乐,直到此时才感悲伤。
八声甘州二首 其一 更不须携酒看黄花,凄凉胜游稀。但苏翁圃外,藏鸦细柳,相对依依。回忆西湖旧梦,秋水浸渔矶。今日登临地,风景都非。 自折茱萸簪帽,叹沈腰瘦减,泪满莱衣。况天涯兄弟,不似雁同飞。误江楼玉人凝伫,盼归舟、我尚未能归。休怅望,有栏干处,总是斜晖。 注释: (1)更:何况;更须:更不需要;须:必须。 (2)苏翁:苏轼的别号。圃:菜园。 (3)藏鸦:乌鸦栖宿在树上。细柳:杨柳枝细长柔美。
注释: 八声甘州:一种曲牌名。此词是作者于癸亥年(1433年)七月既望夜,即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与好友袁兰村登江亭时所创作的词。 趋夕阳:迎着落日余晖。筇笠:竹杖和草笠。果幽寻:果真在幽深之处寻觅。 引平泉:引用古人的典故或诗句。花竹:指花卉、竹子,此处泛指自然景物。生香:散发香气。 罨画:绘画。半奁:半边屏风。凉瞑:凉爽的傍晚。鱼梦聚芦根:像鱼儿一样聚集在水草间,形成美丽的景致。旧日题红地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词,作者通过描写一幅柳树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拍金笳、别谱柳枝歌,搀入角声多。 拍着金笳,别离时吟唱柳枝曲,角音中掺杂着柳枝曲。 2. 渺荒寒一片,夕阳影里,摇兀明驼。 辽阔寒冷的大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荒凉,一只明驼静静地矗立。 3. 记否藏乌亭榭,春水碧于罗。 记得那藏乌亭的亭子,春水清澈得如同绿色的罗网。 4
金陵(今南京) 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 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 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 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 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 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 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 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注释 1. 金陵:古都,今南京市。 2. 听何人在秋天吹笛,酒酣上高楼。 3. 见到霜林中的树叶落下,危城的残阳照耀在长江的流水中
渐年多酒少,料陶潜,何心赋闲情。 向金钗小队,狂香浩态,陡顿愁增。 最爱一枝秾艳,眉黛不胜青。 小字偷相问,恐是双成。 不分从来未识,对微颦低语,浑是平生。 看山城如斗,不笑也教倾。 入新秋、凉轻暑薄,拚几番、沉醉月胧明。 凭谁道、周郎频顾,不为歌声。 注释: 1. 渐年多酒少:岁月流逝,我却越来越少饮酒。 2. 料陶潜,何心赋闲情:我料想陶渊明(陶潜),他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赋诗呢? 3.
这首诗是苏轼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译文:我欲从何处拂去这征衣上的尘土?满眼都是凄凉的尘埃。关河摇落,西风残照,吹老边笳。撩起断烟和离绪,柳色淡泊栖鸦。满目登临之地,秋在谁家?此时倚闾望极,正紫萸簪鬓,秋染霜华。数故园兄弟,如雁落天涯。误闺中、玉人凝盼,料近来、颜色似黄花。关心处、蜀笺消息,谁报秦嘉? 注释: 1. 八声甘州:词牌名,由唐教坊曲“甘州”、“羯鼓”两曲合成
【注释】萍:此指柳絮。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于1130年(宋孝宗淳熙七年)春,从桂林贬所北归途中经过柳州,有感而作。上片写柳絮飘荡无定之状;下片抒怀人念远之情。全词融情于景,借物寓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叹今生漂泊竟何因”一句起势不凡,直点“萍”意。“杨花是前身”,承以“叹”字,由眼前之“萍”引出对身世、遭遇的感慨,语意一转,笔法灵活,启下句之意。这两句中,“杨花”与“前身”相照应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八声甘州 寄星五兄泸溪 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