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重过燕山 燕市客,怅重游。又深秋。凉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袅,醉红楼。 人如玉,倚香篝。拨箜篌。红蜡下,锦缠头。眼波横,眉黛浅,最风流。 注释: 1. 燕市客:指在燕市(今北京地区)的游客。 2. 怅:感到惆怅。 3. 又深秋:表示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 4. 凉月小:月光很明亮,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清冷的。 5. 暮山愁:傍晚时分,山上景色显得忧郁、伤感。 6. 玉蟾蜍
三字令·春暮 翻译 随着春天的离去,海棠花盛开的季节也即将结束。正因如此,心中充满了对爱人深深的相思之情。珠帘已经卷起,寄送书信也变得迟缓。我不曾见你,只能通过脉脉的眼神来传达我的思念。 我空荡荡地怅惘地望着远方,辜负了约定的美好时光。双燕栖息在屋檐下,泥地上还残留着湿润的痕迹,画梁显得低矮。夜晚的灯光昏暗不明,细雨迷蒙中,梦似乎刚刚开始。 注释: - 春欲去: 春天将要离去。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考核范围非常大,也有部分考核角度变化较大,因此,答题时注意从多角度分析。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以及手法。首先,了解“莺语唤,晓妆残”“山芍药,一枝丹”“添远恨,翠眉攒”等意象的寓意;然后理解诗人的情感
【注释】 红蕤:红色的花。蕤,通“蕤”。枕:指枕头。卓金车:指女子的车子。两相于:相互偎依。 挽郎袪:拉起郎衣角。袪,同“裾”,衣服前襟。去:离开。 烦塞马:烦扰塞马。塞马,指送信人。江鱼:泛指书信。他书:寄给他的信。休信宿:不要等它回信。 锦鸡城:即锦鸡驿。金雁驿:金雁驿,即金雁坊,在今四川成都市。是郎居:是丈夫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情爱的诗。上片着重写女子对丈夫的爱恋
【注释】 风色:天气、气候。 柿黄:柿子由绿变红时。 桂花时:桂花盛开的时候。 流水歇:水流暂停了。 暮烟垂:傍晚的炊烟缓缓垂下。 玉箫声:形容音乐悠扬动听,像玉箫一样清亮悦耳。 银烛泪:指蜡烛发出的光亮闪烁如泪珠,比喻灯光昏暗。 吹蝶去:指秋风带走了蝴蝶。 带鸿归:指雁群飞回。 心期:心愿。 弓屧(qū)冷:形容步履缓慢,好像弓鞋踏在不平的地面上发出的声音。 画廊欹(qī)
【注释】 ①思远:即“思归”。 ②衫袖怯:衣衫衣袖因寒冷而发抖。 ③晚来风:傍晚的凉风。 ④梧桐:一种树,叶子秋天变红。 ⑤雁儿痴:雁群在天空中飞行时很痴情。 ⑥排甚字:排列着什么字。 ⑦碍长空:阻碍了天空的飞翔。 ⑧千种字:形容文字繁多。 ⑨一函封:一封书信。 ⑩书:书信。 ⑪和雁说:与大雁交谈。 ⑫奴通:被书信所感动。 ⑬人归:行人归来。 ⑭负:辜负,有违。 【赏析】 此诗是一首别致的咏物诗
【注释】 蛩(qióng):蟋蟀。涩:难于发出的声音。雁声长:指鸿雁南飞的叫声。贺新凉、偃龙须、邀麝月、散欢场:分别用“贺新凉”、“偃龙须”、“邀麝月”、“散欢场”四个词语,表示诗人在节日里宴饮作乐的情景。豆:古代一种计时工具,即木制漏壶,用以计时。凤纸,即凤书,古代帝王或贵族写诏书时用的竹木简。鸾肠:传说中凤凰的肠子,这里借指书信。蝶蘧蘧,风习习,是何乡:分别以“蝶蘧蘧”和“风习习”
【诗句释义】 燕月暗,楚云长。练秋光。歌抓搦,舞伊凉。縆湘弦,捐汉佩,醉千场。 星怒角,斗垂芒。梦飞扬。哀野哭,搅刚肠。中贤人,辞酷吏,卧江乡。 【译文】 燕地的月亮暗淡,楚国的云彩漫长。秋日里,练色明亮。歌舞时欢快,跳舞时凉爽。佩戴着湘水边的琴弦,抛弃了汉朝的玉佩。醉酒千场,沉醉不已。 星角怒放,北斗垂落光芒。梦中飞升,欢欣鼓舞。哀叹荒原上的哭声,搅扰着我那刚硬的心肠。心中怀念那些贤良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 2. 每句诗后面都加上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 3. 最后附上赏析。 下面是逐句释义: 三字令 · 贺寿泉兄新婚 吹凤管,奏鸾箫。合良宵。人红袖,帐红绡。月玲珑,山妩媚,佩声飘。 桂馥馥,漏迢迢。麝香消。银烛艳,绣帘摇。逗巾香,拭腻粉,念奴娇。 注释: - "吹凤管,奏鸾箫":这是对婚礼场景的描述,凤管和鸾箫都是乐器,用来演奏音乐
诗句释义: 三字令是一种特殊的诗词形式,通常由三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思或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长记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怀念,有一种深深的记忆和思念之情。 2. “别君时”:这里的“别君”指的是分别,而“时”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 3. “柳初荑”:这里的“柳”指的是柳树,而“初荑”则是指柳树刚刚发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