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千古人行,看来直到亡何地。如何物外,华胥境界,升平梦寐。鸾驭翩翩,蝶魂栩栩,俯观群蚁。恨周公不见,庄生一去,谁真解、黑甜味。
闻道希夷高卧,占三峰、华山重翠。寻常羡杀,清风岭上,白云堆里。不负平生,算来惟有,日高春睡。有林间剥啄,忘机幽鸟,唤先生起。
醉乡千古人行,看来直到亡何地。如何物外,华胥境界,升平梦寐。鸾驭翩翩,蝶魂栩栩,俯观群蚁。恨周公不见,庄生一去,谁真解、黑甜味。
闻道希夷高卧,占三峰、华山重翠。寻常羡杀,清风岭上,白云堆里。不负平生,算来惟有,日高春睡。有林间剥啄,忘机幽鸟,唤先生起。
赏析:
《水龙吟·醉乡》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词作。此词上片描写梦中仙境,下片描写梦中醒来后的现实生活。全词以梦境与现实为经线,以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为纬线,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醉乡千古人行,看来直到亡何地。”开篇两句即点明主旨,说明这是一首写“醉乡”之词。所谓“醉乡”,实指词人的内心深处所想追求的理想境界。“千古人行”表明这个理想境界在历史上被无数志士所向往,但至今尚未能实现;而“直到亡何地”则表明词人对此感到遗憾和惋惜。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展开对梦境的描绘:“如何物外,华胥境界,升平梦寐。”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的理想境界中,人们可以超脱世俗纷扰,享受到真正的安宁和幸福,仿佛进入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种美好的梦境之中时,突然被一阵刺耳的叫声惊醒,使他从梦幻中回到了现实。“鸾驭翩翩,蝶魂栩栩,俯观群蚁。”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在梦中,他仿佛变成了一只高贵的鸾鸟,展翅翱翔在云端之上;又仿佛化身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自由地飞舞在花丛之间。然而,当他低头观察那些蚂蚁时,却不禁感叹起来。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竟然能够如此忙碌地奔波着,真是令人费解啊!
这几句通过对比梦与现实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同时也对那些忙碌奔波的人们表示出同情和理解。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体现了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恨周公不见,庄生一去,谁真解、黑甜味。”“周公”指的是周朝的贤臣周公旦,“庄生”则是庄子的别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周公能够出现的话,他一定会帮助我解开这个谜团;而庄子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一去不复返了,无法再给我提供任何帮助。因此,我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
这里的“黑甜味”是指一种难以捉摸、难以言喻的境界或味道。它既可以是美好而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而难以忍受的。在这里,作者似乎是指那种只有在梦中才能体验到的境界,而在现实中却是难以企及的。
“闻道希夷高卧,占三峰、华山重翠。”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希夷的高僧隐居山林之中,他曾登上三座山峰并欣赏到了华山的美丽景色。这几句是对前文“鸾驭翩翩,蝶魂栩栩”的进一步补充,描绘了一幅更加壮观的画面:一群鸾鸟在空中翱翔,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而那位隐士则站在山顶上俯瞰着下面的一切,领略着大自然的壮丽风光。
“寻常羡杀,清风岭上,白云堆里。”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有机会像隐士一样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而那些生活在高山之上的清风岭上的人们更是幸运,他们可以欣赏到更为纯净和清新的空气;而那些居住在云彩缭绕中的人们更是幸运,他们可以感受到更为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不负平生,算来惟有,日高春睡。”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放松身心、享受宁静和舒适。然而,这样的时光却非常短暂,转眼之间就过去了。这几句是对前文“日高春睡”的进一步补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遗憾和感慨。
“有林间剥啄,忘机幽鸟,唤先生起。”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当林间的小鸟开始鸣叫时,它仿佛是在呼唤我起床。这几句是对前文“不负平生”的进一步补充,描绘了一幅更生动的画面:鸟儿们欢快地唱着歌,仿佛是在邀请我一起共度美好时光;而我也仿佛被它们唤醒了一般,开始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准备出发。
这首词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它既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也展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妥协。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