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注释】
①山之天目:即天目山。②苍崖赤子:青翠的山崖,赤子,指儿童。③玉绳晚澹:傍晚时分,月亮在天上闪着微光。④归鸿入:归雁进入。⑤虚皇:道教称虚无无形之神为虚皇。⑥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古代帝王出行时,有专人执御,用“绣”字表示其尊贵身份;皇帝的印信叫“洪枢”,用“衔位”表示其地位。⑦催缀新班立:催促新班次的官员站立。⑧旗常婀娜:指仪仗队中旗帜飘扬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友人寿宴的祝颂之作。开头两句写景:天目山高峻秀美,云雾缭绕,山石清奇,泉水甘洌,风景宜人,实为天下第一。接着以老龙高卧,深藏不露,来比喻寿客的谦虚、沉静。以下四句写寿宴情景:主人设宴,邀请客人共饮,但客人不愿饮酒。最后四句写宴席散去,宾主依依不舍,分别时依依相留。全词以写景起,以写情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表达了作者对主人的热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此词上阕先写景后抒情,下阕先抒情后写景。上阕写景时先写山,再写水,然后由水及人,突出了寿宴的环境气氛。下阕写情时,先写筵席散去时的情景,再写宴会开始时的情景,突出了宴席的气氛。全词层次分明,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