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局浮伪,天网艾如张。提起死生,关捩便是有阎王。六道转轮吞啖,一气循环贵贱,校覈注生方。苟免投皮鷇,难遇好爷娘。
友多闻,欺获罗,错因忙。天堂地狱,信乎申吕鞠韩常。耕馁寡尤寡悔,道谷阙疑阙殆,举措巧承当。要出阴阳构,金鼎炼铅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人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最后指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全词通过议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一句,“造物局浮伪,天网艾如张”。此句中“造物”一词出自于庄子《齐物论》中的“造物者其无尽耶?非我也,非物也。”造物者指自然界,万物皆由自然界所产生,世间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浮伪”是指虚伪。“天网”指的是上天的罗网,这里比喻人间的是非善恶的界限。“艾”指古代的一种刑具,这里代指刑罚。这句的意思是:大自然的造化是虚假的,而天地间的是非善恶的界限如同一张张罗网一样无处不在。“天网”在这里指人间的是非善恶的界限。
第二句,“提起死生,关捩便是有阎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提到生死问题,那就必然与阴司的审判有关。“提”“关捩”都是关键的意思;“阎王”指的是阴间地府的主宰,也就是生死簿上的主事之人。
第三句,“六道转轮吞啖,一气循环贵贱,校覈注生方”。这里的“六道”指的是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转轮”指转动着的车轮,引申为轮回。“吞啖”指吞噬。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在六道轮回之中相互吞食,生生死死,循环不已。
第四句,“苟免投皮鷇,难遇好爷娘”。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侥幸不死,那真是幸运了,但是又怎么会遇到一个好父母呢?其中“苟免”意为苟且偷生,此处指侥幸存活;“鷇”同“雏”,指小鸡。“好爷娘”指好的父母。这一句的意思是:能够侥幸逃出生天,那是很幸运的事情,但是却很难遇到一个好父母。
第五至八句,这是一首议论诗,作者借讨论生死问题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受。前五句从正面论述生死的问题,后三句从反面论述生死的问题。
第六句,“友多闻,欺获罗,错因忙”。意思是说:有很多的朋友,可以听到各种消息,但往往因为匆忙,不能辨别真假。这一句的意思是:很多的朋友可以听到各种的消息,但是往往因为匆忙,不能辨别真假。
第七句,“天堂地狱,信乎申吕鞠韩常”。意思是说:天堂地狱的说法相信吗?“申吕”指商汤时贤臣伊尹、吕尚二人的谥号;“鞠”指周文王时的太师闳夭;“韩”指韩国大夫韩非子;“常”指孔子。这一句的意思是:关于天堂地狱的说法相信吗?
第八句,“耕馁寡尤寡悔,道谷阙疑阙殆,举措巧承当”。意思是说:生活贫困的人很少有怨恨和后悔,对于学问道理有疑问则谨慎思考,行动果断恰当。这一句的意思是:生活贫困的人很少有怨恨和后悔,对于学问道理有疑问则谨慎思考,行动果断恰当。
第九句,“要出阴阳构,金鼎炼铅霜”。意思是说:要想跳出阴阳对立的怪圈,需要像金鼎炼丹那样去炼制铅火。这一句的意思是:要想跳出阴阳对立的怪圈,需要像金鼎炼丹那样去炼制铅火。
【答案】
示例:这是一首议论诗。上片开头两句,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造物者的安排,自然充满了欺诈和阴谋(造物局浮伪)。接下来,作者进一步说明自己的主张:既然有了这种欺骗和阴谋,那么就要面对死亡和生命之间的抉择问题(起死生关捩),而且这个抉择的关键就在生死之间(关捩即是阎王)。接着作者用六道轮回来说明生死问题的严重性(六道转轮吞啖)以及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态度(一气循环贵贱)。
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生死如此重要,那么又怎么能避免呢(苟免投皮鷇)?紧接着作者列举了许多朋友的经历(友多闻),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欺获罗):虽然他们知道很多事情,但却常常因为匆忙而无法分辨真假(错因忙),更不用说对于天堂地狱的说法是否可信了(天堂地狱)。最后,作者又举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很少有怨恨和后悔(耕馁寡悔),对于学问道理有疑问则谨慎思考(道谷阙疑),行动果断恰当(举措巧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