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象毗卢育,具足辟支离。大于人我,总名无量阿僧只。男则给孤舍卫,女则普门觉海,爱欲受根基。若乐兰那行,福报尚愆期。
善财施,多宝积,广参师。因缘殊胜,顿超彼岸掬曹溪。佛说须陀含果,我得阿罗汉道,如是证菩提。第一波罗蜜,谛听可思维。

《水调歌头》

色象毗卢育,具足辟支离。大于人我,总名无量阿僧只。男则给孤舍卫,女则普门觉海,爱欲受根基。若乐兰那行,福报尚愆期。

注释:

  • 色:这里指“佛性”,即众生皆有的本性或本性所显现的形象。
  • 象:象征智慧。
  • 毗卢:梵文“毗卢遮那”的简称,意为“光明遍照”。
  • 育:养育、培育。
  • 具足:完全、全部。
  • 辟支:梵文“毗婆尸”的简称,意为“正念”。
  • 离:脱离。
  • 人我:指世俗的人我关系、人我对立。
  • 总名:统称,整体名称。
  • 无量阿僧只:佛教用语,表示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 给孤舍卫:佛教中指代施主,为他人修功德、布施。
  • 普门觉海:佛教用语,指一切众生都有的觉性之海。
  • 爱欲受根基:指因贪爱欲而成为烦恼的根源。
  • 若乐兰那行:如果乐于修行佛法。
  • 福报尚愆期:福报尚未圆满。

译文:
佛法的教化如同光明普照,照亮了众生的心田,使他们完全摆脱了世俗的人我对立和贪爱欲求。佛法教导我们以正念为本,追求无量无边的菩提果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真心修持佛法,都能够在觉性之海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如果乐于修行佛法,福报就会如期而至;否则,可能会有所遗憾。

赏析:
《水调歌头·色象毗卢育,具足辟支离。大于人我,总名无量阿僧只。男则给孤舍卫,女则普门觉海,爱欲受根基。若乐兰那行,福报尚愆期。善财施,多宝积,广参师。因缘殊胜,顿超彼岸掬曹溪。佛说须陀含果,我得阿罗汉道,如是证菩提。第一波罗蜜,谛听可思维》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佛法的教化和修行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于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