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度中秋,这回初度尤堪喜。蓂生二叶,荷开十丈,荔丹千里。令肃貔貅,业安畎畎,戍安隍垒。况莆民截镫,帅垣攽檄,人欢悦、雷声起。
自古将门出将,贵三品、腰金绶紫。他年领取,莫公官职,黄公年纪。彩袖翩翩,慈闱强健,诸孙环侍。待婆娑酒醺,呵笑花下,含饴耍戏。
【注释】
闰八月初二:指农历八月初一。水龙吟,词牌名。寿夏改斋:为寿星的雅称。闰八月,农历八月。蓂:指初生的草,借指婴儿。荷开十丈,荷,荷花,开十丈,形容荷叶巨大。荔丹,荔枝。
貔貅(pí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名。
畎畎:田亩。
莆民截镫:莆,同“蒲”,蒲州。截镫,截取马镫。
黄公:唐黄巢曾以黄衣自号。此处指寿星。
慈闱(huīi):《诗经·小雅·蓼萧》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句,后因以“陟屺”“陟岵”等词称父母。慈闱即指母亲。
含饴耍戏:含着糖吃,逗弄小儿玩。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时作者正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上阕写寿星之喜,下阕颂寿星之德政,并祝寿星之长寿。全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易而韵味十足,是咏寿词中的佳作之一。
上阕前四句,从时间、地点、自然景物和人物四个方面描写寿星初度之喜。开头二句交代了时间、地点。“闰八月初二”点明节令,“初度”点明寿星之喜;“蓂生二叶,荷开十丈,荔丹千里。”分别用蓂荚生两叶、荷花开十丈、荔枝红如火等来比喻寿星出生时的景象及他日后的富贵荣华。“令肃貔貅,业安畎畎,戍安隍垒。”这几句写寿星初度之后,地方安定,军队严整,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况莆民截镫,帅垣开檄,人欢悦、雷声起。”最后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寿星初度之日,民众欢欣鼓舞的情景。“截镫”即截取马镫,喻指民众对寿星的拥戴。“开檄”即打开檄文,这里指发布命令,喻指地方长官发布命令,让百姓欢悦。“人欢悦、雷声起”则写出了百姓欢腾喜悦的气氛,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
下阕首句点出寿星的年岁,“自古将门出将,贵三品、腰金绶紫。”自古以来,武将出身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名将,而且他们的官衔往往很高,可以佩戴金色的绶带。“他年领取,莫公官职,黄公年纪。”这一句中“领取”指获得功名,“莫公官职”指寿星不要高官厚禄,“黄公年纪”指寿星的年龄。“彩袖翩翩,慈闱强健,诸孙环侍。”这几句写寿星的子孙,他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身体健康,围绕着寿星嬉戏玩耍。“待婆娑酒醺,呵笑花下,含饴耍戏。”最后三句描绘了寿星在花园中饮酒赋诗的情景:“婆娑”是舞姿优美的样子;“含饴”指嘴里含着糖吃,喻指逗弄小孩;“耍戏”,指游戏玩耍。这几句描绘了寿星在花园中宴饮赋诗,一边喝酒一边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玩耍嬉闹的场景,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氛围。
此词通过对寿星初度之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寿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社会、民生的美好祝愿。词风婉约、意境深远,是咏寿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