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不肯昭陵住。老逸少是献之父。过江来定武残碑,剥落刓烟剜雨。
纵新新茧纸临摹,乐事赏心俱去。永和年小草斜行,到野鹜家鸡窘处。

兰亭是东晋王羲之的故园,他在这里种下了许多兰草。后来人们就称这个兰亭为兰亭集序所在地。

“老逸少”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献之,他的儿子王珉(献之的弟弟)也是个书法家。

“过江来定武残碑”,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过江后,曾在建康(今南京)的定武里看到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刻有王献之的字。

“剥落刓烟剜雨”,“剥落”指的是石碑上的字被岁月磨灭了;“刓”(wán)是指雕刻时用刀去掉多余的部分,使石碑上的文字更加精致;“烟”指年代久远,“雨”指风雨侵蚀。

“纵新新茧纸临摹”,王献之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能够熟练地在蚕茧纸上进行临摹。

“永和年小草斜行”,王献之的小篆写得非常好,他的小篆被称为“永和体”。

“到野鹜家鸡窘处”,王献之的小篆写得非常好,他的小篆被称为“永和体”。

赏析: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尤其是小篆字体,被誉为“永和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首诗通过描述王献之的书法技艺,赞美了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王献之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