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不足数。身著岑牟前击鼓,祢生狂呼老瞒沮。
我辱衡,衡辱我,我欲杀之犹雀鼠。一投荆,再送楚,黄鹤矶头赋鹦鹉。
鹦鹉才多为舌误,举世何人不相妒。生莫逢,仇主簿。
【注释】:
1.鹦鹉曲:乐府旧题,本为《孔雀东南飞》中一首叙事诗,内容多关于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不幸。
2.孔文举: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祢衡,字正平。
3.杨德祖:即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操门下宾客。
4.岑牟:即岑彭。东汉末年将领。
5.击鼓:指古代军中击鼓鸣金的仪式,借以调动军心、鼓舞士气。
6.祢生狂呼老瞒沮:祢衡狂怒地呼喊着曹操,说:“老瞒你被我骂得羞愧难当。”
7.衡辱我:指祢衡侮辱刘备(当时为荆州牧)。
8.一投荆:指诸葛亮向刘备推荐庞统。
9.再送楚:指诸葛亮向刘备推荐法孝直。
10.黄鹤矶头赋鹦鹉:指诸葛亮在黄鹤楼上作《出师表》。
11.鹦鹉才多为舌误:比喻鹦鹉的才能在于能言善辩,而不在于实际行动。
12.仇主簿:指诸葛亮为蜀汉丞相时,刘备曾称关羽为“亡兄”,诸葛孔明则称其为“亡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祢衡和诸葛亮自比,抒发自己不为世用之愤慨,并暗讽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人的功业。全诗四联,每联都写一人,前两联写祢衡,后两联写诸葛亮。前两联写祢衡狂傲自负,恃才傲物,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后两联写诸葛亮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第一联起笔点明“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二句点明“余子碌碌不足数”。这里用“大儿”、“小儿”来代指孔融和杨修,用“碌碌”表示他们平凡无奇。这两句是说他们的才华并不出众,不足以与曹操相比。
第二联写祢衡狂傲自负,恃才傲物,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这里用了祢衡狂呼曹操的典故。祢衡狂呼曹操,说:“老瞒你被我骂得羞愧难当。”意思是说祢衡骂曹操是因为他怕曹操杀了他,而不是因为祢衡真的恨曹操。这里的“狂呼”和上文的“狂呼老瞒沮”都是形容祢衡的狂傲。
第三联写诗人自比祢衡,抒发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心情。这里用了杜甫的诗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意思是说我想骑着快马追赶敌人,可是大雪封山道路险峻,我的箭也冻住了。这里的“欲杀之犹雀鼠”是说如果我想杀掉曹操就像杀掉一只麻雀一样容易。这里的“一投荆,再送楚”是说我曾经向刘备推荐过庞统(庞德公的儿子,人称庞荆州),后来又向刘备推荐过法孝直(法正)。这里的“黄鹤矶头赋鹦鹉”是说我曾经在黄鹤楼上写下了《出师表》。
第四联写诸葛亮的才智远非一般人可比,他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局势。这里用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说如果我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峰,就能够看到其他所有的山峰。这里的“一投荆,再送楚”也是说我曾经两次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这里的“黄鹤矶头赋鹦鹉”是说我曾经在黄鹤楼上写下了《出师表》。
这首诗以祢衡和诸葛亮自比,抒发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讽刺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功业。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表现了诗人的博学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