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更姓记桥住。夜待旦遇个师父。一编书不为封留,字字咸阳膏雨。
借箸筹灭项兴刘,到底学神仙去。待商山西皓还山,再不恋人间险处。

【注释】

四皓:指汉高帝时的四位隐士,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屏:屏风,古代用来遮挡的器具。

夜待旦:指张良在夜晚等待天亮,以便与师父见面。

咸阳膏雨:指张良为秦灭六国后的混乱局面出谋划策,如同滋润大地的甘霖。

借箸:用筷子做工具。筹,计谋。灭项兴刘:消灭项羽,复兴汉朝。

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是秦时四皓隐居的地方。

险处:指人间险恶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所作《鹦鹉曲·四皓屏》中的一段。全诗以“四皓”为题,描绘了四皓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生活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张良在夜晚等待天亮,以便与师父见面的情景。这一句中,“更姓”指的是张良为了躲避仇敌的追杀,改变姓名,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而“记桥住”,则是指他在桥上等待时机,准备采取行动。这里的“记”,可以理解为“记住”、“留意”的意思。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良在夜晚等待天亮,与师父相见的情景。这里,“夜待旦”表示张良在夜晚等待时机,以便与师父见面。而“遇个师父”,则是指他遇到了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也就是他的师父。这里的“遇”,有“遇到”的意思。而“师父”,则是指张良的师傅或导师。

接下来两句,描述了张良在夜晚等待天亮后,与师父相见并学习谋术的情形。这里,“一编书不为封留”表达了张良对于学问的执着和追求,即使被皇帝征召,也不为所动;而“字字咸阳膏雨”则暗示了张良对学问的精深和博大,如同滋润大地的甘霖一样,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张良利用计策帮助刘邦消灭项羽,复兴汉朝的情景。这里的“借箸筹灭项兴刘”可以理解为借助计策消灭项羽,复兴汉朝的意思。而“到底学神仙去”则表达了张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仍然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没有忘记初心,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这里的“学神仙”可以理解为追求长生不老,成为仙人的意思。

最后两句,描述了张良在商山隐居,不再关心人间世态炎凉的情景。这里的“商山”可以指商山四皓隐居之地,也可以泛指远离尘嚣、清静自然的地方。而“还山”则表示回归自然,不再过问世事。这里的“还”有返回的意思,而“山还”则表示回归山林的意思。

整首诗以四皓为题,描绘了他们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生活情景。通过对张良的形象塑造,诗人展现了他的忠诚、智慧和谦逊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