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沉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
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
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无奈著。重访旧、谁遣车生角。暗记省、刘郎前度,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乖芳约。
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丝先觉。念幽独、成荒索。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注释】

  1. 正宝香残:指正月初五日的上巳节。
  2. 重帘静:指深闺中人静悄悄。
  3. 前梦去:指过去的日子已过去。
  4. 琵琶马上:指马背上听琵琶曲,形容旅途之劳顿。
  5. 相思无奈著:指相思之情难以排解。
  6. 刘郎:指南朝陈后主,因被隋文帝误认为是江南人而封为陈国公。
  7. 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乖芳约:指杜牧与李商隐曾订下三生约,但最终未能实现。
  8. 试把菱花拭:指用镜子照自己。
  9. 愁来处:指愁苦的时候。
  10. 绿阴不妨细酌:指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慢慢饮酒。

【赏析】
《大酺感春》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一位思妇对春天的感慨,抒写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的心情。

首联:“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正月初五日的上巳节,人们焚香祭祀,祈祷平安。“香残”指烧完香的时间已经过去;“重帘”,是指深闺中的门帘。此时,深闺中的人在安静地坐着,静静地听着屋外的鸟声,不时地被花铎(古代的一种乐器)所惊吓。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这里的“太一宫”和“菩提寺”都是佛教寺庙的名字,象征着信仰和精神寄托。然而,主人公对这些宗教场所并不感兴趣,她更关心的是这些场所中的人的命运和她自己的未来。她想知道,这些寺庙是否真的能够保佑她平安无事,或者她的命运是否注定要像那些花朵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这里,“心情”是指主人公的内心情绪。她的心情就如同那琵琶马上的骑士一样,充满了无尽的辛酸和痛苦。她感到自己的生活就像沙漠中的晓寒一样,寒冷而孤独。这描绘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这也反映了主人公对于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

尾联:“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这是对主人公外貌的描写。她的肌肤因为消瘦而显得更加清透,如同筝雁一样美丽。然而,这种美丽却无法掩盖她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她想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却无法和他们相见。这种思念之情使她的内心更加痛苦,也使她的生活更加艰难。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的心情。他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充满悲伤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