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
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注释:

恨:遗憾、悔恨。匆匆:匆忙的样子。

一长嗟(jiē):长久地叹息。

执手临流:临流而立,拉着你的手。

迟迟:慢慢地、迟疑不决的样子。

浩浩平沙:广阔平坦的大路。形容路途遥远。

此际:这时。

黯然肠断:内心伤感,悲痛欲绝的样子。这里指离别后的悲伤。

柰一痕:奈何,又何尝。

明月两天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边。比喻相隔很远。

南去孤舟渐远:我乘坐的船只已经向南驶去,越来越远了。

今宵宿向谁家:今晚我要在谁的家里住宿呢?

旬日未曾过:十天没有见面了。

如隔几年华:仿佛过了几年一样。华,同“花”。

聚散古今难必:聚和散,从古到今难以预测。

且乘风、高咏木兰花:暂且乘风高歌,赞美《木兰花》。

但愿朱颜长好:希望美丽的容颜永远保持。

不愁水远山遐:不担心水远山遥。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词作。首句写离情之深,次句写别情之苦。“回首望”,是说回头再望,“一长嗟”,是长叹不已。这两句是全词的核心,也是全词的基调。词人以“记”领起下文,回忆当初两人临河相视、依依不舍的情景,以及自己恋恋不舍的心情。“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是回忆当时的情景:临河伫立,迟迟不忍离去,望着辽阔的沙野,心中无限惆怅。

三、四两句是词人的感叹。此时,自己与对方虽然分别,但彼此都感到无比的伤痛。那一轮明月啊,它把两人隔在了遥远的天涯,使人更加思念不已。

下阕开头一句“南去孤舟渐远”,点明离别的地点。“今宵宿向谁家?”是问对方:“今晚我要在谁的家里住宿呢?”言外之意,是自己要孤独地度过一个漫漫长夜了。

过片三句“别来旬日未曾过”,说明时间过得很慢,已经过了十几天了,但是自己还没有见到对方。“如隔几年华”是说自己好像已经过了好几年一样。“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兼葭,即芦苇的一种)。意思是说:纵然放眼望去,层峦叠嶂,但不知故人现在何处?泪水不禁簌簌而下,落在了芦苇上。

最后两句“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是词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抒发。意思是说:聚散无常,自古如此,不必过于忧伤。不如趁着美好的时光,高歌一曲,表达自己的情怀。“但愿朱颜长好”,希望自己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的美好;“不愁水远山遐”,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牵挂与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