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蓝染水翠浮山,堤上亭台锦绣间。
花柳禁人攀折去,要留春色大家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分析该诗的艺术特色”,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分析该诗的艺术特色。首先从炼词炼句的角度入手,“揉蓝染水翠浮山”一句,“揉蓝”即指用青绿色的汁液浸泡过,使之变深绿色。“染”,浸渍;“水翠浮山”,即水色碧绿,浮在山上。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接着看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堤上亭台锦绣间”,这是描写西湖景色,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丽。“花柳禁人攀折去,要留春色大家看”,写春天的美景,禁止人们采摘,是为了使大家都能看到春天的美景。
【答案】
示例: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三(其一)
揉蓝染水翠浮山,堤上亭台锦绣间。
花柳禁人攀折去,要留春色大家看。
译文:
青色的汁液浸渍过的湖面,水色碧绿,浮在山上。堤上的亭台,犹如锦绣般绚丽多彩。禁止人们攀折花枝柳条,以免破坏春意盎然的景色。让大家都来欣赏西湖的春色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春景之美。首句“揉蓝染水翠浮山”,以“揉蓝”点明湖水的颜色,用“染”字表明它已由淡绿变成深绿,说明春天的到来。而“翠浮山”则写出了春天湖水的色泽,与碧绿的青山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二句“堤上亭台锦绣间”,写到了西湖美景中亭台楼阁的美。第三句“花柳禁人攀折去”,写出了春天的景色美得让人忍不住想去攀折,但作者却不允许,表现了作者爱惜西湖美景的情感。后半句“要留春色大家看”,是诗人留给人们的最后一句话,希望人们不要随意攀折花树,多赏一赏这大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