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迢递,恨塞日昏黄,难传标格。沙净水澄清澈好,点点萧萧历历。晓镜修眉,清波皱影,淡写层层碧。分明瞥见,孤舟莫弄渔笛。
贴水浴鹜争飞,凌乱波纹,未放千双直。风裂云痕开夕照,还与芦花相即。野岸霜前,南楼月下,应恨无人识。晓来无据,教人空望天北。
【注释】
关河:指函谷关、黄河。
雁影:指雁阵。
萧瑟:风声响貌。
贴水:贴近水边。浴凫(fú):凫鸭在水中洗浴。
南楼月下:指在南方城楼的月色之下。
无据:无凭无靠,无法可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秋江雁阵的景色和情态,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描绘秋天傍晚的景象和雁群飞翔的情景。下片描写雁阵中一只孤雁独自飞鸣,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哀怨之情。全词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真挚。
雁影
关河迢递,恨塞日昏黄,难传标格。沙净水澄清澈好,点点萧萧历历。晓镜修眉,清波皱影,淡写层层碧。分明瞥见,孤舟莫弄渔笛。
译文
关河遥远阻隔,怨恨塞日黄昏昏暗,难以传达雁群的姿容姿态。沙水清澈透明,点点飘落的柳絮像飞舞的样子,清晰可见。我仔细地描画着自己脸上的皱纹,水面泛起层层碧波。清晰地看见那一只孤雁独自飞行,不要弄出渔夫的船笛声来扰乱它。
赏析
“关河迢递”一句点明题旨,即雁阵是沿着漫长的关河水路飞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沙清水澄清澈好,点点萧萧历历”。这两句描写了秋夜景象,从远处传来阵阵秋风,吹动江面,使江水荡起层层涟漪;一群大雁排成一字长队,掠过江面上空,飞向远方。“晓镜修眉”,以喻雁阵,形容其整齐划一;“清波皱影,淡写层层碧。”则以雁阵为墨,以碧水为纸,将雁阵勾勒出来。“分明瞥见”,写雁阵的形态,突出其生动活泼的特点;“孤舟莫弄渔笛”,以人比雁,写雁阵的孤傲不群的性格,同时也暗示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哀怨之情。
贴水浴鹜争飞,凌乱波纹,未放千双直。风裂云痕开夕照,还与芦花相即。野岸霜前,南楼月下,应恨无人识。晓来无据,教人空望天北。
译文
靠近水面的鸭子争相游泳嬉戏,搅起了层层波纹,没有一只直冲云霄。一阵风刮过,云彩被撕裂,太阳西沉,晚霞映照在芦花丛中的湖面。荒野上的岸边,在寒霜的笼罩下,南楼月色的辉映下,应该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意。清晨起来无所事事,只能空望着北方的天空。
赏析
“贴水浴鹜争飞,凌乱波纹,未放千双直。”三句写雁阵中一只孤雁挣扎于众雁之中,欲飞却力不能逮,最后无奈地坠落于水中。“乱”字写出了雁阵的混乱状态。“风裂云痕开夕照,还与芦花相即。”写夕阳西下时,天空中云彩被风儿撕开,露出了美丽的晚霞。同时,也暗含了雁阵在芦苇丛中栖息的意思,表现出雁阵的悠闲自在。“野岸霜前,南楼月下,应恨无人识。”这三句写雁阵在荒野之上的岸边以及南方楼阁下的月光下停留的情景。此时此地,只有诗人一人欣赏着雁阵的美丽景色,心中不免生出寂寞之感。“晓来无据,教人空望天北。”写诗人在黎明时分仍然毫无办法,只得仰望北方的天空。
这首词以雁影为线索,通过雁阵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思念之情。词中所绘之景虽多,但皆紧扣主题,结构谨密,意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