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抛数点,似洒无情泪。一晌悄无声,尽教疑、轻狂调戏。山溪蓦度,更不许人猜,浑似醉,全无谓,滥簸银河水。
元云空腻,无力支天坠。荷盖小亭亭,应难留、得琉璃脆。孤镫昏闪,瘦影未分明,愁不寐,情谁系,梦也心魂碎。
【译文】
闲散地抛洒着几滴雨,好像无情的泪水。一会儿悄无声息,让人怀疑是否轻狂捣乱。山溪突然绕过去,更不许人猜度,就像喝醉酒一样全无意义,像簸弄银河的水。
元云空腻,无力支撑天坠。荷叶小亭亭,应该难以留住琉璃脆。孤独的灯笼闪烁,影子还没有分清。愁不寐,情谁系?梦也心魂碎。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数点:几颗。
似洒无情泪:像无情的泪水洒落。
一晌:一会。
尽教疑:都让人怀疑。
轻狂调戏:轻佻狂妄地捣乱。
山溪蓦度:山间小溪突然绕过去。
更不许人猜:更不允许人猜测。
浑似醉:全像是喝醉。
滥簸银河水:胡乱地簸弄银河里的水。
元云空腻:像白云一样空虚而油腻。
荷盖:荷叶。
小亭亭:小巧玲珑的样子。
得琉璃脆:得到琉璃般脆硬。
孤灯昏闪:孤单的灯闪烁。
瘦影未分明:身影还没有分辨清楚。
愁不寐:因忧愁而不能入睡。
情谁系:感情寄托在谁身上呢?
梦也心魂碎:即使是梦境也使心灵感到破碎。
【赏析】
《蓦山溪·听雨》是北宋词人苏东坡的作品。此词上片先写雨声,再写雨中景象和雨声给人的感受,下片主要写雨中的所见所闻,最后以“梦也心魂碎”收尾,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这首词上片写雨声。起首二句说“闲抛数点”,这“数点”不是真的落下了几点雨滴,而是比喻为“洒无情泪”。这是化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意,把词人的哀伤化作“无情泪”,倾泻而下。这里,作者运用了“比体”手法,将无形的抽象的感情通过具象的事物表现出来。
词人描写雨声。上片三、四句说“一晌悄无声”,这“悄无声”是形容雨声细小而轻柔,使人怀疑是否“轻狂调戏”。接着又写雨声,说“浑似醉,全无谓,滥簸银河水”。“浑似醉”说明雨声虽然细小而轻柔,却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觉;“全无谓”则表明作者对雨声毫无感觉,任其自生自灭;“滥簸银河水”则形容雨声如同银河之水被随意倾倒一般。以上四句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了雨声的特点,从而表现出作者对雨声的独特感受。
下片写雨中所见所闻。上片写雨声后,词人便进入了雨中的境界。过片三句“元云空腻,无力支天坠”,是说天空仿佛云彩变得空空荡荡,没有一点重量,似乎要坠落下来似的。接着,词人描写荷叶上的雨滴:“荷盖小亭亭,应难留、得琉璃脆。”“荷盖”是指荷叶,“亭亭”形容荷叶挺拔而有风致,“琉璃脆”指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琉璃。这三句词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荷叶上的露珠,突出了雨滴在荷叶上的晶莹剔透,表现了词人对雨景的喜爱之情。
词人描写孤灯下的自己:“孤灯昏闪,瘦影未分明。”这句词的意思是:孤灯闪烁不定,身影还未分辨清楚。这里的“瘦影”是指自己的身影,“未分明”则是说自己的身影还模糊不清。这两句词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孤寂,又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寂寞。
词人写道:“愁不寐,情谁系?”这句词的意思是:我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感情寄托在谁的身上呢?“愁不寐”是说因为忧愁而不能成眠,“情谁系”则是说词人的感情寄托于何处,无人能解。这句词反映了词人在风雨之夜的愁苦与无助,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色彩。
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加以刻画,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