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
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植琼瑶池。
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
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余芳道旁死。
不如三月杨柳绵,犹自飘扬帝城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其内容为:

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

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植琼瑶池。

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

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余芳道旁死。

不如三月杨柳绵,犹自飘扬帝城里。

注释解释:

  • 陌上花:即路边的花朵,泛指路边的花草树木。
  • 何离离:多么美丽啊。
  • 秋风:秋天的风。
  • 汝:你。
  • 丹葩:红色的花瓣。
  • 紫萼:紫色的花瓣。
  • 恨汝:遗憾你(没有)长在美丽的琼瑶宫里。
  • 琼瑶池: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
  • 朝夕行(xīcháoxiǎn)人:早晚来往的行人。
  • 游子(yóuzǐ):外出的人,此处指过客。
  • 泣(qì)露酣(hān)霞(xiá)何日止:泪水洒满鲜花,与残阳一起消失。
  • 花枝渐减:花儿逐渐凋零。
  • 秋月寒:秋天的夜晚月亮冷清清的。
  • 余芳:剩余的香气。
  • 道旁死:路旁死去。
  • 三月:春季。
  • 杨柳绵:柳树枝条柔软如棉絮。
  • 飘扬:随风飞舞。
    赏析:
    《陌上花》一诗通过对比、烘托的手法,描写了路上的野花被风吹落的景象,寄托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诗的前四句以”陌上花”为主体,通过描写野花的美丽及其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后四句则以”路人”为主体,通过对行人离去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