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节登高处,相看岂故乡。
乾坤同逆旅,岁月又重阳。
睥睨孤城暮,潺湲二水长。
归心浑欲折,篱畔菊初黄。

【注释】:

  1. 素节:指农历九月九日。
  2. 相看岂故乡:意思是登高远望,看到的只是远方的景色,哪是自己的故乡呢?
  3. 乾坤同逆旅:乾坤是古代对天地的意思,逆旅是指客舍,比喻人在外漂泊。
  4. 岁月又重阳:意思是岁月又来到了重阳节。
  5. 睥睨(pì nì)孤城暮:形容诗人看着夕阳西下,孤独的城池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凉。
  6. 潺湲(chán yuán):水波流长的样子。
  7. 篱畔菊初黄:篱笆旁边菊花刚刚开放变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登白鹤峰时所见所感。全诗意境开阔,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素节登高处,相看岂故乡”,诗人登上高高的白鹤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凉,仿佛回到了遥远的故乡。这种对比使诗人不禁感叹,身处异乡,看到的只是远方的景色,哪里是自己熟悉的故乡呢?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

第二句“乾坤同逆旅,岁月又重阳”,诗人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一切都如同过客一般,都在不断变换,而自己却如同在这天地之间漂泊的旅人一般。这使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睥睨孤城暮,潺湲二水长”,诗人的目光转向远处的孤城。夕阳西下,城市的轮廓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凄凉。同时,诗人还看到两条河流在夜色中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归心浑欲折,篱畔菊初黄”,诗人的思绪逐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仿佛有一种力量驱使着他想要立刻回到那片熟悉的地方。而且,篱笆旁边的菊花刚刚开始盛开,散发出阵阵芬芳,这更加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白鹤峰上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