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愁,秋水怨,斗下两行珠串。梅子雨,蓼花霜,长亭十里妆。
和月说,因风咽,一一莺喉燕舌。帕上点,枕边声,声声点点情。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词,通过咏物来抒发诗人的相思之情。前两句是咏“啼妆”,即女子在长亭送别之时所涂的粉黛,用以象征离别之情。“春山愁”句,写女子因春景而产生愁思,“秋水怨”句,写女子因秋色而生怨情。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别离时的悲伤。“斗下两行珠串”,写女子泪如雨下的情景,“斗”指北斗星,北斗星高悬夜空,象征着离别的痛苦。“梅子雨”句写女子因离别而落泪,而“蓼花霜”则暗示了天气的寒冷,“长亭十里妆”,长亭十里,即十里长亭,古时男女有约必先相会于长亭,所以这里借长亭饯别,暗寓着思念之情。
后四句则是写闺房中的情形。“和月说”,是说与月亮说话,“因风咽”,是说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一一莺喉燕舌”,是形容莺歌燕语的婉转动听,“帕上点,枕边声”,是说绣着鸳鸯的帕子上的斑点,枕边的细语都是相思之声,“声声点点情”,是说这些声音都充满了相思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意境幽微,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词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
【答案】
译文:春天的山里多愁,秋天的水面生怨。北斗之下,泪洒成串。像梅花一样的雨水,像蓼花一样的霜雪,长亭外十里路,是女子的梳妆之处。月夜中诉说,因秋风而哽咽。一点一滴的相思,都在绣着鸳鸯的帕子上点点斑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词。全词通过咏“啼妆”来抒发相思之情。词人巧妙地将“啼妆”这一古代妇女的化妆用品作为媒介,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为形象的事物来表现其相思之情。词人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来突出相思之苦。上阕写春日山中的离愁别绪;下阕写秋夜闺房中的女子思念远方亲人、情人的凄楚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