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冷干,向水边篱落,背人幽独。凭仗东君能慰藉,特遣阳和先属。比雪裁花,临池顾影,百卉皆羞缩。一清相映,白驹人在空谷。
曾记腊雪晴时,瘦藤敝氅,行绕孤山麓。月到横梢钟已静,时有禽翻霜竹。饮散罗浮,信迟驿使,幽梦应难续。小轩孤倚,七弦弹遍冰玉。
【注释】
酹江月:在水边祭酒,向江中投食祭奠江神的曲调。梅:梅花。疏枝冷干,向水边篱落,背人幽独。疏树枝条干枯瘦弱,独自站在水边篱笆旁,远离人群,独自清寒。
东君:春神,这里指春风、春天的主宰。慰:慰藉。阳和:温暖的阳光。属:附着。
比雪裁花,临池顾影,百卉皆羞缩。比雪还洁白的花,临池边看自己的倒影,百种花草都感到羞愧而退缩。
白驹:白色骏马,这里指白梅花。空谷:冷落荒凉的地方。
腊雪晴:腊月里下雪后天晴。瘦藤敝氅,行绕孤山麓。瘦弱的藤蔓披着破旧的外衣,在山麓周围徘徊。
月到横梢钟已静,时有禽翻霜竹。月亮高悬在树枝上,时间已经不早了,偶尔有鸟兽在霜打过的竹林里翻飞。
饮散罗浮,信迟驿使,幽梦应难续。酒宴散去后,驿站的信使还未到达,我的幽雅的梦境也难以再继续下去。
小轩孤倚,七弦弹遍冰玉。孤独地靠着小亭子,把琴弦拨动,奏出了像冰雪一样清脆的声音。
【译文】
梅花枝条干枯瘦弱,独自站在水边的篱笆旁,远离人群,独自清寒。
春风、春神能慰藉我的心灵,温暖的光芒先照耀在我身上。
它比雪还要洁白,面对水池中的自己影子,百种花草都感到羞愧而退缩。
白色的骏马独自在空谷中奔驰。
腊月里下过雪后天晴。瘦弱的藤蔓披着破旧的外衣,在山麓周围徘徊。
月亮高悬在树枝上,时间已经不早了,偶尔有鸟兽在霜打过的竹林里翻飞。
酒宴散去后,驿站的信使还未到达,我的幽雅的梦境也难以再继续下去。
孤独地靠着小亭子,把琴弦拨动,奏出像冰雪一样清脆的声音。
【赏析】
《酹江月·梅花》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所写的一首词。全词以梅花为题,通过写梅花在严冬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独自开放,以及作者自己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上片写梅花的风姿。“疏枝冷干”,点明梅花枝干虽瘦,但枝干挺拔,生机勃勃。“向水边篱落”,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背人幽独”,表明梅花生长环境十分僻静,没有其他杂树相伴。“凭仗东君能慰藉”,东君即春风,此处指代大自然。“特遣阳和先属”,“特遣”指特意派遣;“阳和”指温暖的阳光;“先属”指首先降临。“比雪裁花”,以雪之洁白来比喻梅花之纯洁高雅;“临池顾影”,以池中荷花自比,写出了梅花的孤傲品格;“百卉皆羞缩”,“羞缩”即羞涩、畏缩、退却之意,百卉即众芳花卉。“一清相映”,写出了梅花与众花相比,更显得高洁、清雅。“白驹人在空谷”,用《庄子·田子方》中典故,说明诗人自己就像那匹白色的骏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空旷的原野中。
下片写梅花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怀。“曾记腊雪晴时”,追忆当年腊月雪花纷飞,天放晴的日子,梅花在雪花的掩映下盛开的景象。“瘦藤敝氅”,写出了梅花的枝叶稀疏,皮色枯黄。“行绕孤山麓”,写出梅花的生长环境极为僻静,周围没有其他的树木相伴。“月到横梢钟已静”,月亮高挂在树梢之上,月光洒在梅花树上,使得梅花的枝叶更加皎洁美丽。“时有禽翻霜竹”,此时有鸟儿翻飞于寒冷的霜打过的竹子之间。“饮散罗浮”,饮酒散去之后,驿站的信使还没有来到,因此不能及时与友人相聚。“幽梦应难续”,“幽梦”指诗人内心的感受或思绪。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梅花那种傲然不屈、不随俗流、不趋炎附势的精神的赞赏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