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露蒸霞,翻阶压槛,亭亭艳吐韶华。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细剪绛绡金缕,把腰围、巧斗堪夸。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
更敧风覆玉,囊簇红纱。汉苑紫云归玉佩,羡扬州、艳赏谁家。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写出该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最后结合词句表达的感情分析其效果。注意赏析时不要偏离题目要求,不能脱离诗句的语境作答。

本词上片写芍药花盛开的情景。“亭亭艳吐韶华”点明芍药盛开的时间和地点,是初春时节,在庭院中开放。“枝头弄雨”是说花上的雨珠被风吹散了。“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这三句描写的是芍药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更敧风覆玉”,意思是:风轻轻吹动着芍药花,仿佛它要披上一件红纱衣。“汉苑紫云归玉佩”,是说这芍药花好似汉宫里归来的美人,头上戴着紫色的云霞般的发饰;“喜唱入”,指歌妓们唱起了曲调优美的歌曲,“歌喉蕴藉”,意即歌声婉转、悠扬、含蓄。

下片写词人对歌妓的赞美之情。前两句,词人想象歌妓们在月夜中唱歌的情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曾经在扬州赏过牡丹花。“汉苑”是指洛阳,因为汉代时,洛阳是皇家花园,所以称汉苑。“艳赏谁家”,指在洛阳谁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后两句,词人由歌妓的歌声联想到自己在扬州赏过牡丹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

译文:

芍药在露水和朝霞中怒放,在台阶上攀折,压弯了栏杆。花朵鲜艳地盛开着,像少女一样妩媚。花枝上洒落的雨水,像是故人在风中倾斜。用红色的丝线剪裁的花瓣,腰肢围束得恰到好处。我端起酒杯来为春天送行,百花凋零的地方,每一朵芍药都含苞待放。

词人站在亭台楼阁之上,观赏着盛开的芍药花,不禁想起扬州的牡丹花。他赞叹道:“多么美丽的芍药啊!”接着又唱道:“歌喉宛然若有所蕴涵,月光下的琵琶声如泣如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